一波回忆杀来袭,你想起了什么山西广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靠谱么 http://m.39.net/pf/a_4892466.html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靠谱么 http://m.39.net/pf/a_4892466.html

房子对家庭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仅是容身之所,还被赋予了“家”的含意。改革开放40年,从棚户区筒子楼到单元房再到商品房,从全民“蜗居”到舒适“安居”,国人的住房条件和质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家里的陈设也在随之改变着,你还记得家里买的第一台电视是什么样的吗?家具又是什么类型呢?一起来看看改革开放40年间“家”的变化史吧。

上世纪70年代,家居布置很简单,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间,要解决全家老少吃喝拉撒全部基本生活需求。进入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中国社会的千家万户,人们对于家的要求更高了,电视、冰箱、洗衣机成为大家追求的“三大件”。孩子们最喜欢的当属电视了,电视在当时绝对是时髦品,谁家要是能把电视搬回家,一定会惹得四邻羡慕,一到晚上街坊四邻都会挤在这家看电视。

太原市民王启明:第一台电视应该是年,黑白电视,大概几百块钱吧,那会儿挣钱也不多,我父亲和我爷爷就挣几十块钱,差不多是一年挣的钱了。

太原市民:像这个春笋电视机那会儿小时候每天看动画片,看着就没信号了,天线在房顶上,都是家里头自己用铁丝,钢丝弄的,也就能收几个台,也收不了多少,演着演着就变成雪花点了,就没信号了。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电视机市场实现了大规模从黑白到彩色,从小尺寸到大尺寸的升级换代。而90年代也成为我国家电业全面快速增长期,家电消费出现“井喷”,“三大件”已成为普通家庭的标配,各地的家电市场已是琳琅满目,完成了家电产品从奢侈品到必需品的转变。

太原市民:记得我们买的最早的冰箱,就是美菱-阿里斯顿,一百多升的当时买这个冰箱花了多块钱,相当于我们差不多6,7个月的工资吧。冰箱到现在已经换三四个了,除了冰箱还专门买了冰柜,变化很大,所以就是这四十年,真真切切体会到,咱们老百姓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

除了家电外,家具的更新换代也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打家具是上世纪80年代家居生活无法回避的一个词汇。托人找关系买木材,然后请木匠师傅到家里来打家具,那时候做家具讲究“三十六条腿儿”。

太原市民黄珊:在上世纪70年代,比较有代表性的家具,人们当时用的是扣箱、还有三斗柜、还有简单的两门衣柜,但是很简陋,大概就是这几种家具,到了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人们讲究的所有的家具包括沙发、书柜、平柜,这套柜子下来要36条腿。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人们的家装观念越来越强烈,组合柜是当之无愧的流行元素,发展到现在家具风格则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仅3.6平方米。四十年后的今天,这个数字已经跃升至近40平米。房间空间大了,有了明显的功能分区,儿童房、书房、衣帽间都应运而生。

太原市民武方惠:我小时候,和父母一般都睡在一个大的屋里,睡在一个床上,)但是我的孩子出生以后,我就给他专门设置了属于他自己的儿童房。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改革开放40年间,无数个“小家”随着社会的变迁在改变。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80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