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篇610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赵为

6、“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新析

中国人常说一句话叫“知足者常乐”。确实,容易知足者就容易快乐,除了快乐之外,还能感觉到自己是富足的。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足者富也。”意思是如果我们懂得满足,我们就会进入到一种心灵富裕的状态。可是,在咱们现实的生活中,很多人是不知足的。所谓知足,就是在欲望和现实之间有一定的差距的时候,如果现实比欲望高,那么高出来的这一部分就是富裕,就是你心灵的富裕,你就可以感到满足、感到幸福;反之,如果现实比欲望低,那么低出来的这一部分就是不满足,就是你心灵的贫穷和缺失,你就感到不顺心、不满足。可是现在太多的人,他们的欲望远远高于他们的现实所拥有的。比如说你现在住的是平的房子,知足的人就会说:“哎呀……当年我们三口之家才住30多平的房子,你看现在我们住的是平,我可真是知足了。”这就是现实高于欲望,觉得当年住30平、现在住平已经感觉到非常幸福了。

同样又有一个三口之家,也住平的房子,可是他不满足啊:“你看我们哪位同学,人家都买平的大别墅了。”你看,他的欲望放在了平米,那么,这平米就是他的不满足,这就是不富足的状态,因为他的欲望太高,他就觉得不幸福。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在感慨,我爸爸怎么不是马云哪?他们觉得如果马云是我爸爸该多好啊。于是,现在社会上就流行着一个词叫做“马爸爸”,这些年轻人羡慕那些有钱、多金的人。

哎呀……这些年轻人太不可思议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他们根本就就不知道、根本就不懂!我们的祖辈打日本、大老蒋、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朝近里说,我们的父辈在我们的国家一穷二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挖野菜、吃树皮、吃草根、瓜菜代那个困难时期,他们是怎样度过来的呀?年轻人全然不懂。这一代年轻人不曾受过半点苦、只懂得享受,他们光看钱,难道谁有钱你就认他做你的爸爸吗?马云有钱,赵本山有钱,美国总统特朗普有钱、有权,你就抛弃你的亲生父母,认他们当你的爸爸去吧!这是什么逻辑!按着以前的话讲你就是“汉奸”是走狗!是卖国贼,是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

还有些年轻人对工作拈轻怕重,这山看着那山高,好像自己能够胜任多么高级的工作似的,但事实上他们的工作能力只能做个最初级的文员,他们觉得不满足,那你就去拼搏呀、努力呀!但并不是你只要拼搏、只要努力就能上去的,那还要看你的能力和机遇呢。如果你通过拼搏、努力仍然上不去,那就说明你的能力不行或者说你没那个命。你就把你现有的工作做好就是了,就不要异想天开了,你本来就是一只麻雀,成不了雄鹰。

在生活中你如果总是觉得自己不如意、总是想不通,医院去看看,看看病房里躺在病床上的那些病人,看看哪些得了严重肿瘤的病人,他们的生命是按天来计算的,你想一想他们的心情,他们觉得能在街上行走就是十分幸福的了。这些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病人,他们多么想拿钱去换来自己的身体健康!可是,办不到了呀。所以我们每天能够平平安安的和家人生活在一起,能够吃饭、能有地方安静地睡觉,能够体会生活的酸甜苦辣,就是十分幸福的了。

希望大家能把欲望降低一些,就像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常想一二”。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这“十之八九”怎么就不如意了呢?那是因为你的欲望、你的期望值太高了,住平的房子你觉得不如你的同事住平米的大别墅;你当了科长心中不如意,你还想当局长。高考的时候,你的欲望是让你的孩子考上清华、北大,可你的孩子考上的是一个普通的大学,你就很不如意;你想娶一个天仙般的美女为妻子,结果你娶了一个一般的女人,你心里就不如意,你如果不把这个“意”、你这些欲望降低一些,你心里就总是不痛快、不高兴。你如果把这欲望降低一些,你的生活就觉得满足多了。

我这个人欲望就很低,我对金钱看的那么太重,每月的退休金够花了就行了,有饭吃、有觉睡,吃得香、排的畅就满足了。我不看谁谁开什么厂子,挣了多少钱;我不看谁谁有一个什么大场地租出去得了多少租金,他再有钱也只是吃饱一个肚皮、晚上睡觉只睡一张床,他该得病还是要得病,该死了早晚也得死,死的时候,他有多少钱也带不走。我注重的是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乐在其中;我最注意的就是身体健康、生活愉快,活一天高兴一天。

当然,每个人有一定的欲望也是正常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应该的。如果一个人没有了一点儿欲望就不能进步了。我以上讲的“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如果你把欲望降低了,如意的事就多了。但是,人生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是会遇到许多沟沟坎坎,会遇到许多困难,这是十分正常的。遇到这些困难你也不要认为“不如意”,只有克服了困难才能前进,你克服的困难多了,前进的次数就多了,那你就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人生就是在不断地克服困难、不断地前进,直至取得了更多的胜利、见到了成绩,这才是每个人所希望的人生。

另外,在人生的道路上还会遇到很多对手,你的对手肯定是想把你置之死地而后快,遇到这种情况你肯定是“不如意”的,这时你应该怎么办呢?首先,你要不遗余力的去奋争,你的对手如果是掌权的,他有意地故意整你,你肯定奋争不过,那么你就“勉从虎穴暂栖身”,你要相信时间,时间会让那些错误的、非正义的东西垮台的,正义的东西迟早会被人们所认识。

我这一生遇到了两次被人整,当时觉得实在是无法接受,可是几十年之后,回头看看,这些整我的人反而成了我在人生道路上成就我事业成功的贵人,他们从反面帮了我的大忙,这就是说我有这个命,他们奈何不了我。所以,人生不要看一时一事,要放开眼界看未来,认准自己所走的道路是正确的,坚定不移向前进。

朋友,把你的欲望降低一些吧!那么你不如意的事情就少多了,你就感觉到满足了,幸福感就多了。

7、人生如茶

有一位年轻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他觉得很难接受现实,成天郁郁寡欢,总是高兴不起来。他向一位德高望重的师父诉苦:“我的生活总是这么不顺,困难和挫折总是围绕着我,我这一辈子是不是就只能这样儿了?”

师父听了他的话,什么也没说,只是对他笑了笑,然后,师父找了一只水杯,放进一些茶叶,拿起桌子上的水壶,为这个年轻人沏了一杯茶,并对年轻人说:“你先品品我给你沏的这杯茶,然后再说。”年轻人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说:“师父啊,这茶一点香味都没有啊!”师傅说:“这可是上等的铁观音,怎么会没有茶香呢?”年轻人又端起杯子再次去品尝,然后肯定地说:“真的,真的,没有一丝的茶香。”

接着,师父淡然一笑,又吩咐弟子去烧一壶开水,然后又重新取了一个杯子,再次捏了一撮茶叶放进去。不一会儿,沸水来了,师父向杯子里注入沸水,然后把杯子放在年轻人面前,,年轻人一看,茶叶在被子里上上下下地翻滚、浮沉,茶水也溢出了一缕清香。年轻人刚准备端起杯子去品,师父却说:“稍等!”说完又向杯子里注入一些开水,茶叶翻滚的更厉害了,一缕更加醇香、更加醉人的茶香袅袅升腾。这样共注了六次水,当杯子注满的时候,茶香已经溢满了整个屋子。然后,师父又对年轻人说,你现在再品一品,看怎么样。年轻人有端起杯子一闻:“嗯……太香了。”接着师父就问年轻人,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聪明的年轻人如醍醐灌顶,连声说:“师父,我明白了,明白了,您不说我也明白了。”师傅说:“明白了就好,你悟性很高,我就不再过多地给你解释了……”

但愿大家能从我讲的这个这个简短的小故事中得到一些启发:用温水沏茶,是沏不开的,茶香是难以溢出的,只有用沸水沏,并且反复地沏,茶香才能溢满整个屋子。

人生如茶,人总在温和的条件下,是不会有所作为的,常言道:“猪圈岂生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人只有在艰苦的条件下,一次一次地经受锻炼,才能长出息、练能耐,才能有所作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即使一时失败了,可再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以利再战。这才是我们的生活哲学

8、人生如碗

有人说,人生如梦,但梦也会有险有安;有人说,人生如诗,但诗可以醉心,也可以碎心;还有人说,人生如旅,但跋涉在路途的人有几个不说累呢?而我却愿意说,人生如碗。这碗是一个容器,装满了水就是一碗水,装满了茶就是一碗茶,装满了酒就是一碗酒,就看你给它装什么了。一个小孩子自出生以来,到“咿呀”学语,到上幼儿园、念小学、读中学、升大学,在整个过程中,在于家庭的影响、学校的教育以及各方面的环境的熏陶。欲使之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必须朝这个人生的“碗”中装满一些具有正能量的东西。

著名女主持人董卿曾经坦言,自己的成功源于父亲魔鬼式的教育,从小他爸爸就对他非常严格,小时候,稍微能认一些字,父亲就让她开始每天抄成语、背诗词;七岁开始刷碗,中学时,只要放了假,就让他去宾馆当清洁工,在此期间不许照镜子(目的是不管脸上多么脏也不许看,有时脸上成了小花猫,自己也不知道);少年时期的董卿几乎没有时间像同龄孩子那样享受童年的快乐。在父亲挑剔的教育方式的培养下,董卿几乎每天都是一边哭、一边吃饭。但是长大后的董卿坦言自己感谢父亲,他认可父亲的教育方式。

少年时,爸爸在董卿人生的碗里装满了才华、诗情、格局与毅力;长大后,董卿为自己的碗里装满了包容、理解和接受,才有了现在的董卿,一个值得尊敬和学习的主持人。她的人生配得上山珍海味,也装得下粗茶淡饭,满腹经纶、德才兼备。

人生如碗,关键还要看你的人生态度。有两个人为了强身健体,约了一同去登山,用了很长时间才到了半山腰。一个人说:“才走了一半儿……”另一个人却说:“都走了一半儿了呀……”一个人因为贪心,觉得半山腰还不够,再向上爬又怕费劲,苦闷不堪;而另一个人不忘初心,懂得知足,即使后面的路再难也要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地向上爬。我们中的大多是人,虽然爬山爬到了一半,就已经达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但他们仍不满足,还想征服整个高山,他们忘记了当时的初心是为了强身健体,而不是为了征服整个高山。他们人心不足,想把整个世界都揽入自己的怀抱。

人生如碗,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基本上和第一个人一样,装了一碗水之后,还想装一碗茶,进而再想装一碗酒。装进了水、茶、酒之后还想装进金钱、地位、金银、珠宝,装的越多越好。但是对于一只碗来说,总有一个固定的容积,装多了也只能是溢出一地狼藉,最终连自己是什么都不知道了,殊不知我们的人生如碗。如果一碗水可以予人甘甜,一碗茶可以予人清香,一碗酒可以予人沉醉。装的越多,失去的就越多。要懂得适可而止,人生因为知足才能常乐啊。

人生如碗,量力而行,凡事不要过于逞强。有一只老鹰从很高的岩石上向下俯冲,用它的力爪抓住一只小绵羊,顷刻就飞走了。巢鸟看到了,心想,老鹰能抓,我为什么不能抓?于是,它就模仿着老鹰的动作,飞到绵羊身上去抓,结果脚爪却被绵羊弯曲的毛给缠绕住,动弹不得。牧羊人发现了,就跑去把巢鸟捉住,带回家,把巢鸟的脚指甲剪断,给孩子们玩儿。孩子们都想知道这是什么鸟,牧羊人说:“据我所知,这是巢鸟,但它却以为自己是老鹰,不自量力,想吃咱们的羊,被我抓住了,带回来给你们玩儿。”

你看,巢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结果成了人类的玩物。李嘉诚先生说:“要做足思想准备,量力而为,平衡风险,弄清自己的承受能力,就像一只碗,无论是金碗、银碗,承受力总是有限的……”在人生的路上,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像李嘉诚那样成功。有的人从一出生便注定嘴笨,有的人生来就能言善辩。与其想象自己是一只老鹰,不如学会接纳自己,量力而行。我们不要因为自己有某种不足而感到自卑,也不要因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而感到自负,更不要因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比别人强而产生自傲,要学会面对真实的自我。不要总是穿不适合自己的衣服,带不适合自己的帽子,爱不适合自己的人。凡事想开点、快乐些,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这样,你自己不快乐,你身边的人也会跟着你一起不快乐。

人生如碗,要有包容心,学会取舍,常怀感恩,要时常告诫自己,少和让自己生气的人在一起,少和事儿多的人在一起,少和不懂感恩的人在一起,少和敷衍的人在一起,少和谎话连篇的人在一起。同时也不要因为跟过去不开心的人耿耿于怀,不要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心生计较,不要因为还未发生的事情提前烦恼。当人生的“碗”里装满了很多东西的时候,就会觉得身心俱疲、生活太累。其实,有的时候也不是生活压力太大,而是我们的心不够放松。所以我们要学会取舍,常怀感恩,遇到困难,不惊慌、不烦恼、不抱怨,想办法克服就是。

人生如碗,有一颗包容的心,正确地分析和对待自己,接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你就会发现生活的快乐。日子累的时候要对自己笑一笑,别人很好,咱也不差呀!

希望我们每个人不要把自己的这个人生之“碗”装的太满,“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留下一些容量到是有好处的,请听一首“半字歌”:

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

半命半天半机遇,半取半舍半行善;

半聋半哑半糊涂,半智半愚半悠闲;

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

半亲半爱半苦乐,半俗半禅半随缘;

人生一半在于我,另外一半听自然。

一切都不要太满了,一半儿就好。

在此,我突然想起了清代曹雪芹唱的那首“好了歌”,我觉得曹雪芹的意思是说,什么事都不要太过,物极必反,太好了,就了了。请看他的“好了歌”:

①世人都说神仙好,②世人都晓神先好,

唯有功名忘不了;只有金银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终朝只恨聚无多,

荒冢一堆草末了。及到多时眼闭了。

③世人都晓神仙好,④世人都晓神先好,

只有娇妻忘不了;只有儿孙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痴心父母古来多,

君死又随人去了。孝顺儿孙谁见了。

我在《人生哲学》上集的第46页有一篇文章叫做“我的人生哲学”。文章中引用了李密庵的《半半歌》;这个“歌”很深奥地阐述了在我们人生的“碗”中不要装的太满,只要装的差不多就行了。现在我把这个《半半歌》再引录如下,再一次引起大家的深思: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天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注),半土半烟民眷;

半雅半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

心情半佛半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

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闫罗足见;

饮酒半酣最好,花开半时偏妍;

半帆张扇翻颠,马放半疆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半百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注:廛:念作chán,古代指一户人家住的房屋。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不要把自己的这个人生之“碗”装得太满,留一些容量给自己、给子孙。如果大家能看懂、并且按着我文章中所讲的去做,你的人生就是美满而幸福的。

9、人生如水

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他在学生毕业的最后一节课,对学生们说:“这是我给大家上的最后一节课了,这是一节简单的实验课,也是一堂深奥的哲理课,我想让你们认真思考,并且一定要记住实验课最后所得出的结论。”

这个老教授取出一个玻璃容器,倒进去半杯清水,然后他把容器放进一旁的冰柜里,对学生们说:“我现在把他制冷。”过了一段时间,教授从冰柜里把玻璃容器取出来,容器里的水凝结成了晶莹剔透的冰。然后教授说:“0℃以下这些水就结成了冰,冰是水的另一种状态,但是,水成了冰就不能动了。现在我们再看看水的第三种形态。”老教授说着把盛冰的容器放在酒精炉上,点燃了酒精炉。过了一会儿,冰融化了。接着烧,容器里的水就沸腾了,冒出一缕一缕的水蒸气,蒸汽在实验室里静静地氤氲(yīnyùn烟气蒸腾的样子)着、弥漫着。过了没多久,水全部被蒸发干了。老教授关掉酒精炉,让同学们一个一个地观看玻璃容器,问大家:“谁能说出这水都哪里去了?”学生们盯着教授,他们不明白这位教授做这么简单的实验,问这么简单而可笑的问题究竟是什么意思?

教授接着对孩子们说:“水去哪里了呀?他们被蒸发到空气中,溶入了蓝蓝的、辽阔无边的天空,你们可能觉得这个实验太简单了,但是这个实验却反映出一个深奥的哲学道理。”老教授看着这一群迷惑不解的孩子们接着说:“水有三种状态,这我不必解释,谁都知道;人生也有三种状态,水的三种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人生的三种状态是由心灵的温度决定的。如果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温度在0℃以下,那么这个人的生活就是冰,他整个的人生境界就是他双脚站的那么大的一块地方,如果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抱着平常的心态,那么他就是常态下的水,能够奔流进大河大海,但是他永远离不开地球,假如一个人对生活的炽热程度是℃,那么他就会变成水蒸汽成为云朵,他就会飞起来,不仅拥有大地,还将会拥有天空,他的人生世界就和宇宙一样大了。”

老教授所讲的人生的三种状态说得多好哇!我们人生的态度怎么样,有的人觉的自己的生活没意思、没劲,那你的生活就是特别乏味的,那么你的人生态度就是冰;如果你觉得你的生活平平淡淡,平平淡淡也不错呀,平平淡淡才是真嘛!人生的平平淡淡就相当于常态下的水;如果你觉得你的生活热情很高,不论干什么都很有兴趣、很有意思,那么你的人生状态就是拥有整个世界的水蒸气了。

人到了晚年,没有必要拥抱整个天空,也没有必要过的多么的精彩和刺激的生活,但老年人的人生态度至少应该是常态,做一杯安安静静的水就可以了,就不错了。要做拥抱整个世界的水蒸气是不可能的了,因为你没有那个精力了。

今天这个故事讲给大家,衡量一下自己的人生态度、心灵的温度到底达到了多少度,生活的热情究竟有多高?

人的心理温度我觉得就是靠正面的思考、乐观的心态、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勤奋努力,靠这些来加温的。

但愿我们每个朋友人生的温度要高一些,尤其是老年人,把自己的人生温度调高一些,这样,你生活得才有兴趣,才能益寿延年。

10、空船效应(谈人生中的心态)

在《庄子》一书中有个故事,说有一个人在乘船渡河的时候,发现前面有一只船正向他撞过来,这个人就大喊:“喂……船夫!你怎么回事啊,你干什么开着船向我撞来呀?”可是喊了好几声,没有人回应。于是,这个人就破口大骂:“你他妈没长眼哪?你看不见我这船在这停着吗?你他妈混蛋、下流、卑鄙……”反正什么难听就骂什么。等到船到了跟前,发现穿上没有人,竟然是一只空船。于是,刚才怒气冲冲的这个人的怒火一下子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谁也不会跟一只空船生气,除非你有精神病。

通过以上事实你会发现生气与不生气取决于撞上来的这个船上有没有船夫,这件事儿后来被称之为“空船效应”。

其实,情绪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会有,这些情绪往往是来源于我们不认同或看不惯的事儿。但是,总有一些人云淡风轻,不轻易被外界所扰。大家知道,有一位道家的先人王阳明说过一句话叫做“天下无心外之物”,他的意思是对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人的心目中很可能就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心态好的人事事都顺;心态不好的人,好事也会认成坏事。这是什么呀?这就是所谓“空船效应”。这就是说,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他对事物的看法,看法又决定了做法,做法又指导了行为,行为又导致了结果,这个结果其实就印证了你这个人的格局,人和人是有很大区别的,有的人格局大,有的人格局小。格局大的人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时,看的全面、看得远,处理问题方法多;格局小的人,处理和分析问题片面,抓不住主要矛盾,看的近。

人这一辈子谁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所以,每个人在生活中的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你的心态好与不好是会决定你的痛苦程度的,心态好的人你的痛苦程度就差,甚至还可以把痛苦转化为高兴、转化为幸福;心态不好的人还可以把好事认为是坏事,那就看你从什么角度看问题了,看你的修行怎么样了。一个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总爱发脾气的人,那就是你修行不够。

老和尚有个弟子总是感觉到凡事不顺心,处处抱怨。老和尚知道之后,把弟子叫到跟前,抓了一把盐放在水杯中(杯中事先盛满了水),让小和尚喝,小和尚喝了一口吐了:“哎呀……太咸了,齁(hōu)得慌啊……”然后这个老和尚取来一个很大很大盛满水的碗,同样放进去一把盐,搅拌后,让这个小和尚尝,小和尚尝了一口说:“嗯……不像刚才那么咸了……”

然后这个老和尚带着弟子漫步走到了湖边,同样往湖里撒了一把盐,然后对弟子说::“你现在尝尝这个湖水的味道怎么样吧……”弟子就尝了尝这湖水。

“味道怎么样啊?”老和尚问弟子。

“这……个……没什么味儿。”小和尚答道。

“你心中的不适和烦恼就像这把盐,不多也不少,但是溶盐的容器不一样了,你所尝到的味道就不一样了……”老和尚对小和尚解释说。

所以,当我们心胸开阔的时候,即使是苦也觉得甜;当你心胸狭隘的时候,就如同一杯水里放了一把盐,味道是又苦又咸,你就承受不住。

所以我总说,人生要活得潇洒一点,不要让一些是是非非、影响你的心情,所以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伤害你自己,不是别人。如果你的心态好,任何别人对你的伤害都是无所谓的。我常跟大家说:“人生除死无大事。”任何人,任何事,再过10年、20年,你还觉得这事还是事儿的话,那只能说明你那个杯子一直没换过,就那么大点儿,咱们心胸开阔一点有什么不好哇?放别人一马就是放自己一马嘛。

以上所讲的所谓“空船效应”其实就是一个心情问题,你的心理健康了,你的身体也就随着健康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79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