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夜幕下24小时便利店的暖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专业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工作人员将夜里最畅销的商品摆在前面的货架上

  最近,凌晨的最低气温已经在零摄氏度以下,宣武门外有一家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在每天凌晨,总会迎来晚归和早出的打工人。夜班班长宋有玉,熟悉城市的凌晨,也熟悉客人的需求。他在工作中能感受这座城市夜晚的脉动,输出不一样的“暖”。

  凌晨1点

  下夜班的人习惯来垫垫肚子

  宣武门外大街的庄胜广场,原先是老宣武最有名的综合商场,也是北京南城的潮流之地。年,庄胜广场开始转型改造。如今,原先的商场,有很大一部分变成了写字楼。年12月25日,这家多点便利店在写字楼一层开业。除了过路的客流,这家便利店最主要针对的人群,就是写字楼的上班族。

  宋有玉是安徽人,不满30岁,在便利店打工,专门上夜班。晚上9点半上班,第二天清晨7点半下班。这天晚上跟宋有玉搭档的是兼职店员俞金超。老俞比小宋年长,白天在一家商场做冰糖葫芦,最近客流不多,销售不旺,他就晚上来做个兼职,补贴家用。“我一般隔天来一次,明天一早,还要去做糖葫芦,明天晚上就休息了。”

  到凌晨1点钟,楼上写字楼的灯,一盏一盏开始熄灭。店里的客人也变得稀少。要咖啡的小伙子,睡眼惺忪,他话不多,说声谢谢,出了店又上了楼,看样子,还得再加一会儿班。在夜班时间,卖得最好的是香烟和咖啡,熬夜的人,需要它们提神。

  时间渐渐接近两点,加班的人,终于全部离开工位。他们大部分直接回家,有一些会在回家前,习惯性地进便利店走一圈。冰柜里,照烧鸡肉脆海苔饭团,3.8元一个,有人拿走了最后两个。饭团、三明治、寿司卷、便当,货架上所剩无几,它们也最适合在睡前,用来垫垫肚子。

  凌晨4点

  早餐的大肉包开始慢慢加热

  凌晨2点之后,店里就只剩下小宋和老俞两个人。偶尔,会响一声——“您有新的外卖订单”。又是咖啡,四杯,送到附近的小区。10分钟过后,外卖员来了,小宋早就把咖啡包好,“不会还有人在加班吧?”外卖员微微摇头,他更关心这一单能否准点送到。

  3点半,夜里补货的货车,第二次到店,这次是送低温商品。上一次,在1点半,送来的是常温商品。小宋开始把新到的饭团、果汁、牛奶等等,往货架上码放。老俞开始另一项重要工作——准备早餐。玉米,要放进微波炉提前加热。大肉包要放进蒸箱里,缓慢加热。关东煮,要分类放进方格里,慢慢咕嘟着。早餐时段最受欢迎的商品,都要在凌晨4点,开始制作。“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老俞说,第一批需要早饭的顾客,会在5点半到6点之间到店。

  长时间的工作,两个人早就掌握了经营规律。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哪种商品放在哪个货架,背后甚至还有大数据支撑。“便利店和超市大卖场不一样,便利第一。放在最显眼的地方、最好拿的商品,就是这家店卖得最好的。”小宋一边把酸奶往冰柜里放,一边说起货架的“奥秘”。

  顾客进店,迎面第一排货架,是应急商品,比如雨伞、数据线、充电宝。这家多点便利店南边不远,有家酒店。所以,洗漱用品、一次性用品,也放在第一排货架。再往里走,方便食品货架。传统的泡面已经渐渐让出“江山”,自热米饭、火锅、螺蛳粉,地位显著提升。更传统的火腿肠、八宝粥退到最底层的位置。店里免费提供热水,即便不购物,进店的人也能抱着热水杯,暖暖手,喝一口,热热身。

  从2点到4点,是这个城市熟睡的时间,也是小宋和老俞最忙碌的时间。

  清晨6点

  那些为他人服务的人来吃早饭

  凌晨5点,店里的活忙得差不多了。小宋和老俞,走到店外,活动活动筋骨。不远处,能看见夜班公交车,有很多空座。环卫清洁车,缓缓地在街道两边移动。早班出租车,已经发动,司机坐在车里,先让空调把车吹暖和。小宋回到店里,热一点饭,他自己从家里带了两个馒头和一盒菜。菜是冻的,看不清楚本来的面目。这是他的夜宵,也是早餐。

  在这个时段,有些下班的代驾司机会到店里来找些吃的。有一个大哥,北京人,看起来50多岁,就住在附近的小区,小区房子不便宜。大哥看起来也衣食无忧,做代驾更多是不想让自己闲着。每次下班回家前,大哥会到便利店来吃点东西,跟小宋聊天。

  在5点到6点,来便利店的,更多是那些需要早起为他人服务的人。写字楼的早班保安、保洁,会到便利店里来买两个热包子。附近有一个面包房,每天早晨现烤面包,店员没地方吃早饭,就到便利店来买。附近有个学校,学生们在清晨7点多钟来买早饭,但老师们会在6点多钟就先来一步。

  老俞在早晨7点下夜班,小宋比他晚半小时,他需要跟早班同事,交接一下工作。7点之后,天开始大亮。便利店内,顾客越来越多。店外的街道,开始喧闹起来。整个城市,逐渐苏醒。此时的小宋,已经忙了10个小时。他迎着朝阳,步行到宣武门,坐地铁回磁器口的家中。再过十几个小时,又是一个夜班。在北京每一个凌晨的便利店,都有一个“小宋”、一个“老俞”,里面有热水、有咖啡、有面包、有酒、也有故事。(北京西城报)

(责任编辑:刘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29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