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殡仪馆上班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高明频道

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 http://m.39.net/pf/a_7515706.html

提到殡仪馆,你会想起什么?

也许是神色哀伤的追悼人,也许是撕心裂肺的哭泣声,也许是飘浮空中的纸钱......但更多人第一反应是晦气,毕竟,死亡在大多数文化里都是一种忌讳,人们对其避而不谈,心生恐惧。

避而不谈,却避无可避。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一场葬礼让逝者有尊严地离开,让生者得到安慰,这正是殡仪服务行业存在的意义。

每天直面死亡,作为生命最后的摆渡人,我把镜头对准这个特殊的群体,听他们讲述在殡仪馆工作的故事。

▼《清明特别策划:对话殡葬行业从业者》▼

*特别鸣谢:高明区殡仪馆

#恐惧?

从抽屉里取出手套,手上喷点消毒液后戴上,龙步章一边从容地走进化妆间,一边看着跟在他身后的我,眼里带着惊奇:“你不怕?”

我摇了摇头。比起恐惧,本唯物主义者更多的是好奇。

尤其好奇入殓师这个职业。

谈起选择这份职业的缘由,龙步章想起了自己已经过世的爷爷。

“我爷爷是因为意外走的,走的时候脸上全部是伤。但由于在农村,当地人又不太会弄,所以我心里就想,要是有一些专业的人能够帮忙修复整理一下,那他走最后一程不是更完美了吗?”像很多人想成为医生的原因是为了给亲人治病,龙步章的职业追求,则是给像爷爷那样的逝者最体面的送别。

年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殡仪系毕业,龙步章就一直在殡仪馆工作。从事遗体防腐整容化妆长达11年的时间里,龙步章每天要处理7-8具遗体,每年则超过具。

作为一个每天都要同死亡打交道的职业,除了必备的胆量,还要许多意想不到的技能要求。“因为有一些是因为事故去世的,遗体会出现不完整或者高度腐烂的情况,如果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恐怕很难在这里上班。”

看似简单的容貌恢复,背后是解剖学、病理学、防腐学等学科交叉支撑,且不同于普通医学,医者缝上去的是活人,伤口能够慢慢愈合,然而入殓师面对的是遗体,除了要讲究美观之外,还得避免在搬动遗体的时候伤口裂开。修复之难度,不仅需要克服心理上的障碍,还需具备更高的技术水平。

遗体的防腐也是需要攻克的难题。为了解决当下只能用冰柜作物理防腐的短板,龙步章在-年期间成功研制出防腐药水,对遗体进行化学防腐,通过注射进遗体的心脏来达到最佳的防腐效果。“人即便走了之后,血管还是能够流通的,只要把防腐液注入心脏,遗体就能够保存7-15天,且不会有异味。”这样的防腐方式,在某些传统守灵习俗或者需要等待法医解剖、刑侦破案方面就得到了有效运用。

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龙步章(右二)荣获年度“高明好人”称号

人们总是将新生与喜悦关联,用悲伤与死亡相连,所以殡仪人在日常工作中,还会遇到不少麻烦。“跟家属进行对接的时候,有时可能会因为他情绪不能自控,然后迁怒到我们身上,这种是比较无辜的。”

但相比起无辜的迁怒,殡仪人最常碰见的,无疑是他人对这份职业的不理解。

#偏见?

除了知根知底的父母亲和配偶,恐怕这里没人会愿意和别人谈及自己的工作。

“以前去农村‘接人’的时候,去附近小店吃个早餐也不受待见。”在殡仪馆做了几十年的伍馆长,早已习惯了别人的“白眼相待”。

亲朋好友办喜事,伍馆长怕人“膈应”,都是托人带红包过去;殡葬车定期需要保养维修,但车子不可能开去汽修厂,只能“自力更生”;干这行也不好找对象(除非两口子都是这一行业),所以年轻员工流动大,且招聘告示公诸天下都招不到年轻人。“去年从民政学院招来了三个殡仪生,今年就‘跑’剩一个了;还有一位30多岁的女同志一直单身,我都有点不忍心让她继续待了。”

有多少人好奇,就有多少人望而却步。在很多人眼中,在殡仪馆工作是冷冰冰阴森森的体验,实则,他们所工作和学习的内容既平凡专业又充满温度与爱。

由于扫地工紧缺,所以每早开工第一件事,馆长都会和员工们先把昨日满地撒的祭祀品清理干净;

既然是团队,就要达到一个“木桶效应”,所以几乎一线员工都要学会基本的火化、礼仪和化妆;

无法预知意外什么时候到来,所以灵车司机与入殓师同医护人员一样,必须随时待命,跟未知做好交接......

任何对自己事业存着热爱之心,愿意倾注努力的人,都不应该被差别对待。

#死or生?

在殡仪馆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下,小娜是这个整体不到50人,均龄在40岁以上的团队里为数不多的90后。人生之路仅走了三分之一左右,但在殡仪馆工作的这几年,她便看尽了人间冷暖。

“(自己)并非科班出身,半路出家的我一开始说不怕是假的,但慢慢我会觉得,死亡的真谛不在于死,而是生。我们常说的‘死亡教育’,也是为了教导孩子珍惜当下,好好生活。”

将死亡看做人生的一段旅程,把死亡比作旅途的开始。每天,小娜都会给丧属介绍各种殡仪业务,其中不乏海葬、骨灰植树等生态殡葬,这些殡葬仪式并享受一定的政府补贴。据区殡仪馆相关人员介绍,高明几乎每年都会举办骨灰植树活动,且每年至少有5-6名丧属主动申请海葬和骨灰植树殡葬服务。与其奢侈厚葬,不如以最质朴的方式回归自然,以最干净的形式溶于青山,生命长绿,精神永存。

位于高明区更合镇佛坪岭的长青林骨灰植树基地

电影《入殓师》中有一句话:“死亡,就是一扇门,它不是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是穿过它,进入另一个阶段。”

回到最初的问题——

“你们每天都直面死亡,那你们害怕死亡吗?”

馆长老伍:干了几十年了,只怕看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场景。

业务员小娜:不要把“死亡”加以太多的恐怖色彩,等日后有孩子了,我会好好和ta说“什么是死亡”,理性去对待。

司机杨生:人不可能不怕死,但是活在当下最重要,老婆孩子还等着开饭呢。

入殓师龙师傅:时刻保持一份敬畏之心吧,畏惧死亡或许只是因为害怕白活一场。

春至,殡仪馆门前种植的紫荆花开了

END

#聊聊

向死而生,理性洞察人生

这是我从殡仪人悟出的道理

清明将近

寄托无限哀思

你对“死亡”或者殡葬行业

是否有不同的见解呢?

你人生中曾有一段时刻直面死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93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