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离期间,如何做好家庭消毒一起来看
一、消毒物资储备
1、居家隔离人员应储备一定量的消毒物资,包括N95/KN95口罩、一次性医用手套、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和消毒药剂(84泡腾片/消毒液、75%酒精消毒湿巾)等。
二、注意事项
1、消毒液要现用现配,建议配好后留存不超过24小时;消毒剂都需要有一定的作用时间,才能有效果,不能刚用完就擦掉,使用前认真阅读消毒产品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作用浓度、作用时间正确使用。
2、消毒剂或消毒液具有一定的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并防止溅到眼睛。同时消毒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注意达到消毒时间后用清水擦拭,防止对物品造成损坏。
三、消毒方法
1、空气消毒
保持房间常通风,每天应保证开窗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不能开窗通风或通风不良的,可使用电风扇、排风扇等机械通风方式,尽可能引入室外新风。
如房间内使用空调系统通风时,应选择分体空调,避免使用中央空调。如使用中央空调,保证空调运行正常,加大新风量,全空气系统关闭回风。
2、一般物体表面
一般物体表面(如桌椅、家具、门把手、水龙头等)可用有效氯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不耐腐蚀的物品及常用小件物品(如手机、遥控器、鼠标等)可用75%酒精消毒湿巾进行擦拭消毒。
地面每天可用含有效氯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湿式拖地,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拖净。不耐腐蚀的地面可用75%酒精消毒湿巾进行擦拭消毒。
一般物体表面每天应至少开展1次消毒。
3、呕吐物、排泄物及分泌物污染的表面
被唾液、痰液污染的表面,随时消毒,消毒时使用mg/L含氯消毒液,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
大量污染物,应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0mg/L~0mg/L含氯消毒液小心移除,周边环境表面使用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4、餐(饮)具
隔离人员不要与同住人员共同用餐。首选煮沸消毒15-30分钟或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也可使用有效氯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需注意,煮沸消毒或流通蒸汽消毒的时间应从煮沸和蒸汽注入开始算起,而非开始加热时间;流通蒸汽消毒时餐具摆放应有空隙,不得紧密摆放,影响消毒效果;浸泡消毒应保证餐具完全浸没;为保证消毒效果,在消毒前做好清洁工作,去除食物残渣。
5、衣物、纺织品
阳性人员的毛巾、衣物等需清洗时,要单独放置,用含有效氯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或采用煮沸15分钟消毒后用清水漂洗干净。
6、拖布、抹布等卫生用具
应专区专用,避免交叉。隔离人员和同住人员使用的抹布不交叉,卫生间和其他区域使用的抹布不交叉。使用后以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存放。
7、手、皮肤
加强手卫生,以洗手为主,也可用含酒精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8、卫生间
如家庭共用卫生间,阳性感染者每次用完厕所应当消毒1次;若居家隔离使用单独卫生间,厕所可每天消毒1次。便池及周边可用含有效氯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净
9、冰箱及冷冻食品
如阳性感染者触碰过冰箱及冰箱内物品,可在断电后待冰箱内温度恢复常温后,对冰箱外表面及内壁使用有效氯为mg/L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消毒湿巾进行擦拭消毒。
冰箱、冰柜内带完整密封包装的物品经过mg/L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擦拭后可以正常使用;无完整密封包装的物品因其内容物可能已被污染,经消毒处理后已无法使用,可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10、生活垃圾
按一般生活垃圾处理时,每天及时收集清理,清理前用含有效氯mg/L~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至完全湿润,然后扎紧塑料袋,垃圾袋表面进行喷洒消毒,再运送至垃圾投放点。
11、其他物品
对于不适宜消毒处理的物品,如书籍,可通过密闭封存、静置的方式进行处理。
来源:文昌市健康教育所、北京健康教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