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道理是做生意后才知道的
09年暑假的一个傍晚,我带着侄子和外甥去逛街,看到有一个小吃摊人特别多,许多人围在那里等。
两个孩子也闹着要吃,我就带他们排队。
坦白说我当时并不知道这个面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摊主是一大姐,个子高高,一头短发看起来精神利落。人也快人快语,她一边不停地烤,一边随意和那些顾客唠嗑。
她很会说话,大人小孩她都能找来话题,我注意到她说得最多的是“你今天吃什么?还要三串辣的三串不辣的?”亦或是“你还是五元钱不辣的?”或是“好咧,我知道你是要最辣的”“小朋友,你还是要微辣的?妈妈怎么没来?”
我以前也做过生意,但大都是看到顾客打个招呼就好,却没想到这个大姐是一边做生意一边拉家常聚人脉。暗暗给她点了个赞。
等了一个多小时才轮到我们,因为不知味道如何,只买了六串,结果两孩子吃完了还要。于是又接着给他们烤。
我那时每天都在想转行,看她生意那么火爆,就萌生了拜师学艺的心思。
正是酷暑,虽然已是傍晚,但她挨着炭火炉,还是不停地擦汗。
我去买了四瓶冰红茶,递给她一瓶。她推辞不过,接住了。
我说大姐你这一天不少卖吧?怎么想到卖这个的,咱们这边以前好像没有吧?
她说那是,俺闺女可是我辛苦供到大学毕业坐办公室,你别看我这生意不起眼,一天赚的钱比她多得多。这个烤面筋我是跟着俺外甥女学的。接着就说了她学的种种经过。等她说完,我插了一句,大姐要不你也教教我,我给你出学费。
妹子我不是不教,俺外甥女都是把料打好卖给我,我不知道配方啊!
其实,我在和大姐聊天时,已经盘算过她的成本,一辆电动三轮车,一个烤炉,一个冰柜,还有一些七七八八,就算加上学费,不到两万块就能开张。面筋按一串五毛钱利润来算,大姐一天卖五百串,我就算生意不好,一天卖串,那也是块利润,一个月也有四千五,而当时家里的工资只有一千块左右。
所以学这个应该是蛮划算的。
02
我又去看了别家生意,那会烤面筋刚刚兴起,都卖的还不错。既然她这里不行,只有在其他处找路子。后来弟媳妇在网上帮我查到,新乡有几个小吃学校里面都有教烤面筋,学费只要元,我大喜,为安全起见,我多记了几个号码留作备用.
去了新乡,找到第一家时,学校干净整洁,负责人热情相迎,但条件是先交学费,他们说这个东西就是眼见的活,你看会了人跑了怎么办?
我觉得特别不可思议,心说我既然千里迢迢去学,又怎会跑路?他们这样急着要钱,莫非有假?那时,总听说有人被困于传销组织,所以当他们坚持要先交钱时,我就装作接电话跑了出来。
我在大街上给第二家打电话,那边很爽快,说我们学校是学会了再交钱,你在哪个位置,我们去接你。
这个学校很偏僻,是一个有院子的大仓库,我去看了教室,里面有各种做吃食的工具,然后宿舍已经住了三个人,其中一个也是河南老乡,另外两个是河北的。
我放下心来。
晚上和她们聊天,她们一个学土豆粉,一个学凉皮,另外一个学包子的。学费都比我交的多。我想,莫非烤面筋真的很容易学?
03
第二天,才知道为什么我学费那么便宜。也知道第一家为什么迫不及待一定要让我先交学费。
做面筋真的是太简单了。
把面筋粉用温水醒发十分钟后,再用筷子把切好的面筋条一条条缠好,放入锅中煮,诀窍是千万不能让水开,一旦水温过高,煮出来就是咱们平时凉皮里面的蜂窝状面筋,而烤面筋是筋道了才好吃。
他们又给我一个配方,里面有番茄酱的那种。
歪个楼提一下,中午又来了一个青年男子,学臭豆腐的,说他家就臭豆腐不会做,平时全靠进人家的,又说他家在苏州开了两间很有名的小吃店,还特地以月薪八千元重金聘请了两位老外做招牌。
八千?那两个河北的女孩子直接惊呼出声。几个人都嚷嚷着让那人给点宝贵意见。
你们将来做生意,一定不要心疼房租,一定要在人流量大的地段租房,虽然房租贵,但你东西可以卖得起价钱,而且销量很大,比如臭豆腐别处三元钱一份,而我们就五元钱一份。我们每天销售量比同行能多几倍,早把房租给挣回来了。
晚上,几个人聊天,都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她们学的那些吃的并没有很特别,配方也很普通。(那时的我们并不知道,已经有很多这样的书出版)
从新乡回来路过南阳,我买好车票后去了一家烧烤摊,他家除了卖面筋,还有其他鸡翅一类,种类挺全。我直接说明来意想买他家配方,遭到拒绝,说卖个配方就要多一个竞争对手,我把车票掏出来给他看,以此证明我不是本地的,绝不会成为他的竞争对手。
还是惨遭拒绝。
我心知肚明,在新乡学的那个有番茄酱配方在老家用处不大,我们这边的人大多嗜辣,而烧烤类多数是卖给年轻人和中年人。
所以我一开始的市场定位就是要对准中年人和年轻人。
那个下午,我跑遍了南阳的几个市场,终于找到一家,以两千元的价格买到了一个配方。
晚上睡觉都很高兴,我甚至都想象了一大群人围着我买的场景。
04
回去后,买电动车,做烤炉,打料,一切准备就绪后,我开业了。
可惜,生意惨淡。第一天卖了十三块,第二天八块,第三天只有四块。甚至在以后的三个月里,每天都在亏着卖,还不说搭进去的人力。
梦想中的画面没有出现,现实情景却让人欲哭无泪。
那是一段困惑无助的日子,既不想就此放弃,又不知前路如何……
后来,我想反正也赚不到钱,就开始免费送面筋,让人家提意见。有人就说颜色不红,有人说不辣……各种各样的原因。
这中间,我又去了几次南阳,看到人家的红火生意。但自己却门可雀罗,说不难过是假的。
我狠狠心,又买了一张配方。
这次味道行了,但生意依然不算好。
一个卖饼的妹子,她老公是做调味品研发的,他建议我在里面加入牛肉酱和打碎的草果。我试了,还是达不到我想要的那个标准。
于是就每天魔怔似地拿着配方找食谱,居然有了意外发现。
两张配方有异曲同工之处,我脑海中就蹦出一个奇怪想法,如果按照他们的做法,只是在复制他们的老路,就没有创新,那何不把这两个配方合二为一试试呢?
说干就干,我更换了配方中的原料,等拿去打料时,特意交代老板配料都要最贵的。
调料店老板:你这样下来成本比人家高很多
我:没事的,好东西大家都识货。
我还根据人们的意见,在打料时直接用中辣的辣椒,再用瓶子装了最辣的辣椒粉。谁爱吃超辣的,直接用瓶子喷。为了保证口味,我把辣椒全都炒香了。
我发现家里几个卖面筋的同行都是烤好后撒孜然粉,而南阳的则多了样白芝麻,看上去好看多了。我也加了撒芝麻,用的是我们自己种的芝麻,在锅里炒熟,面筋快好时撒进里面,麻辣香味道占全了。
后来,别人看我生意好,就也开始撒芝麻。
我发现有些小孩想吃,家长不肯让孩子吃,说是吃了上火。还有些大人也吃不了辣。
我就把不辣的全改用黄豆,芝麻和花生炒熟后打成碎面,用以做不辣的。在烤的时候说给大家听,那些家长都知道这三样是好东西,就不会不让孩子吃了。
反正怎么说呢,就是一边卖一边听取大家的意见,继续改进,一直改到大家都满意为止。
我当时卖的有超辣的,中辣的,想吃微辣的,就用不辣的轻轻蘸一些辣料再烤。这样,所有人的口味都能照顾到。
我又用这个方法烤香肠,把进来的香肠划上几刀,刷上辣料,超市的女孩子们最爱吃了,说比烤箱里烤的好吃多了。
我弟弟是跑货运的,经常天南海北吃。他吃了我改进后的面筋说,你这个肯定行。
借他吉言,回头客越来越多,人们吃过后会在闲聊时不由自主帮着介绍,消费者口口相传的称赞,比自己打广告传播更让人信服。
就这样,我终于在开张第四个月时,开始盈利了。
生意越来越好,甚至好多人来都要排好长的队,因为每天做的数量有限,来晚了就会买不到。有些顾客就会要了电话提前预约。
到星期天或是过年过节时,生意更是爆棚。
05
这些年,有好多在外打拼的人回来想做生意,有做成的,也有的铺了不少本钱,几个月后又关门的。
我朋友去年想卖热干面,看到有一家生意特别好,交了一万块学费,开了半年,好不容易开始赚钱,房东说要卖房子,宁愿给她退剩余房租,也不肯再租给她。
她又不敢再贸然找房,怕又得半年挣不到钱,现在东西都剩在家里,自己去工厂打工了。
我有一些话想送给大家。
1想做什么生意前先考察好市场,找准你产品的市场定位,找准客户定位。现在门店生意特别要谨慎,光房租和装修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还不说后期要周转的资金。而且租房时一定要签合同,千万别像我朋友那样,半路又被人家把房子给收回去了。
2任何生意都有个过渡期,一开张就红火的并不多,现在都是开业做活动来吸引客流,只要你事先考察好,万一刚开始生意不好,一定要有平常心,一方面不气馁,一方面找原因。多问为什么?为什么人家的生意好,我的不好,差别在哪里?是产品质量?还是销售策略不对?可以多找些人咨询他们的想法然后去改进。
这个在生活中到处可见,譬如写作,譬如那些名人,没有谁是一上来就成功的,你看到人家风光的同时,又怎知人家在背后下了多少苦工?
3刚开始准备的再妥当,后续还要继续改进。你要有八成的准备就可以开业了,其余两成你可以边做边吸取教训,边改进。吸取同行的教训,而且改进的要比他们好。
就像我在面筋上撒芝麻,是在别处看到的,回来后我把它改成熟芝麻了,这样更香,到嘴里芝麻的香和面筋的筋道融合起来,麻辣香这三种味道俱在,口感真的很棒。
我把这些也改进到孜然上,所以我的味道就不同于其他人的。很多人说,我吃了这么多面筋,就你家的最好吃了。
后来,县医院的医生都大老远从南边跑来找我买。在上海做烧烤生意的老乡回来,也缠着要买我的配方。
4地理位置很重要,不管是店面还是摆摊,有个好位置你就占据先机了。
5重点:眼光要放远,不要太在乎当前的利润。单说我配料里的麻椒吧,麻椒有几个价位,我每次都是要最贵的,别看它贵,实际上成本没添加多少。比方说,想要那个麻味出来,贵的几两就行了,便宜的却要一斤多。而且,这个吃的东西吧,人们通常一吃就品出来了。
你放进了好的,差的,人们心中都明镜似的。我们做生意要的是什么?细水长流,客源不断。要的是回头客,要的是回头客再帮我们介绍熟人,所以,千万不要因小失大,不要为了那一点成本上的蝇头小利,而放弃了真正属于我们的利润。
6这点是做生意的小技巧,但当时我并不知道自己无意中运用了销售中的技巧。一般来买面筋的大人,要多少的都有,特别是那些衣着光鲜的,五元十元对他们来说并不在乎,你可以笑着问他们,“要十元还是二十元的?”他们基本上最少也要十元。
直到我昨天看到书上说一个店员,在一家窝子面店干活,他对每一个顾客都会说一句:“您要两个鸡蛋还是一各鸡蛋?”几乎无例外的,很多人都会要一个鸡蛋。而其他店员则是问顾客:“您要不要加鸡蛋?”那有的人就会说不要,他们家鸡蛋是另外计费的,一个一元五,这个店员卖的鸡蛋是所有店员里最多的。
这才知道,当年我居然误打误撞也用了这个销售的办法。
7不管做什么生意,一定要有自己的底线,不要赚昧心钱。
俞敏洪说过:做人也好,做事也好,一定要保存底线价值的思维。千万不要做坑蒙拐骗的事,不要做欺瞒老百姓的事情,不要做有失诚信的事情,更不要做毒害老百姓的事情即使你遇到困难,最后翻盘的时候,你是有基础的。如果你原来做过坏事,或者说你的企业原来是无底线价值的,吃了很恶心的各种各样的坑蒙拐骗的利益,等你重新想要发展的时候,老百姓会把你的旧账翻出来,你就很可能没有任何翻盘的机会了。
我觉得他这句话才是他60岁再度翻盘的秘诀。你认同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