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雪糕刺客的一点看法
随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明码标价的新规实行,明码标价将会让模棱两可的商品也获得明显清晰的价格公示。相信大家都曾有过一种经历,就是在商场或超市买雪糕的时候,商家总是会把价钱紧挨着贴在冰柜的门上,让对应雪糕价格难以判别,或许稀里糊涂随手拿了一个“便宜”的,但结账时却被高价所套路,“雪糕刺客”成为一种缺乏明码标价的消费陷阱,相信这次新规的实施也会对这个现象有所遏制。
关于“雪糕刺客”的问题,看似只是一个没有明码标价造成的消费陷阱,其背后很多现象也应该值得我们反思,在这里我谈谈两个方面的想法。
首先,食品消费应注重实用性,做到物美价廉最大化实现,而不是靠网红化和精致化抬高物价,引发浪费型消费。
首先,吃东西其实是人的生理需求,食品生产与消费应该最先满足的是果腹的需要和味蕾的满足,其他方面理应退居其次。从“雪糕刺客”角度,我们看到,最近商场超市的冰柜里,那些既便宜又解渴消暑的雪糕种类日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反倒是包装精美化、分量缩小化的高价雪糕越来越映入我们的眼帘。或许我们偶尔会处于尝鲜的心理去买一点这些高价雪糕,但这些份量小、包装多的高价雪糕,除了给我们过分甜腻的口感,或者满口的奶油巧克力之外,并没有什么优越之处。高的价格却没有让我们在雪糕消费真实意图上得以满足,或许吃完雪糕非但没有解渴,反而需要额外喝水中和这种甜腻。
食品高价低量化近年来或许成了很多餐饮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餐厅做餐饮过分追求品牌效应提高单个菜品的物价与利润,而忽视餐品满足消费者用餐吃饱吃的美味这个最基本的需求。似乎量小与精致就是菜品高档、餐厅品牌的代表。像一些高档餐厅,可能普通菜馆几十块钱就能做出来的菜品,在这里就甚至要价数百上千,其分量甚至不如十块钱吃的一碗面,几个包子馒头多。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吃饭最本质的目的是填饱自己的肚子呢,还是一味享受奢靡消费高档餐品的愉悦呢?
其次,超市商家使用恰当营销策略无可厚非,但“雪糕刺客”现象则是利用消费者价格知情的缺乏进行不合理的诱导消费。
当冰柜上标签与实物难以对号入座,甚至根本没有相应产品的价格标签时,消费者的定价判断,或许只是依赖于经验进行评估,当评估出现偏差,消费者可能就无意中消费了高于预估价格的花费。商家利用这种方式获取利润,实则不甚可取。单就雪糕来说,或许买着只是出于一个附带的商品进行消费,自然倾向于一个廉价的选择,大多数人吃雪糕也只是为了解暑,可是却因为价格不透明导致了这么一个附带的商品过度消费。越来越多的人,在雪糕陷阱之后选择对雪糕敬而远之,这种行为实在不该。对此,我认为,商家即使没有明显的用价签一一对应,也应该有结算时,或者消费者选择时就提前告知消费者价格的义务。或许消费者出于麻烦的心理选择对问价保持沉默,但这并不代表商家就要将这种心理成为诱导高价消费的工具。
最后,对于“雪糕刺客”,你又是怎么看待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