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冰的进化史三联节气
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 http://www.xxzywj.com/npxqb/npxll/855.html夏至至,极也。在二十四节气中,夏至与冬至,代表了一种极致。《吕氏春秋》中说“冬至日行远道,周行四极,命曰玄明。夏至日行近道,乃参于上。”意思是说冬至这天,太阳运行在离北天极最远的圆形轨连上,环行于四个极限点,称为玄明。夏至这天,太阳运行在离北天极最近的圆形轨迹上,太阳正值人的上方。每年6月21日或者22日,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直射地面的位置达到一年中的最北端,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为一年中最长,这标志着盛夏时节的开始。最北、最长,一个“最”字,道出了夏至的特点。这个极致的节气,最容易为人所感知。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先民最早用土圭测日影的办法确定夏至的时间,应该在公元前7世纪,这个时间远在西汉的淮南王刘安正式命名二十四节气之前。事实上,按照文献记载,在《淮南子》之前,《尚书》、《周髀算经》、《周礼》等上古典籍中,都有关于夏至的记载,可见古人对夏至的重视。夏至适逢麦收在农耕文明中,夏至适逢麦收,是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因此古时夏至又被称作“夏节”“夏至节”。宋代时夏至日开始,朝廷官员都要放假三天;到清代以前,每逢夏至日全国也要放假一天。很显然,古人的快乐我们现在想象不到,既没有祭祀,也不会放假,今天的夏至作为节气而非节日,大多时候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而非具体的意象——这让我们很难觉察这个“极致”的节气,究竟是如何改变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的。中国人讲究吃,尤其每逢佳节倍思吃,夏至也不例外。民间说“冬至饺子夏至面”,是说冬至要吃饺子夏至要吃面,其实这个说法太过宽泛。实际上黄河以北大部分地方,面食作为农民的主食,吃面并不拘于时令。至于为何单说夏至吃面?大约因为这时候小麦丰收,新麦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夏至吃面《帝京岁时纪胜》中说“夏至大祀方泽,乃国之大典。京师于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乃都门之美品。向曾询及各省游历友人,咸以京师之冷淘面爽口适宜,天下无比。”这是说旧时在北京地区,每逢夏至要吃冷淘面,一是品尝新麦,二是为了解暑。面食在冷水中过一遍,清爽可口。在冰箱尚未普及的年代,凉水可谓是民间最好的降温载体。但也不完全是这样。就像现代人在夏日炎炎的时候要吃冷饮一样,古人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样的体验。对付一种“极致”,需要另一种“极致”。在尚未掌握人工制冷技术的古代,人们夏季所食的冰,来自冬天的贮藏。《周礼》中记载“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周代设立了一种官员名称叫“凌人”,是专门掌管冰政的,就是在寒冬时将冰块切好大量贮藏起来,等到盛夏时候再取用。电视剧《延禧攻略》中的冰鉴甚至为了方便用冰,古人还发明了一种器具,名叫冰鉴。冰鉴是青铜铸造成的两层的容器,内里圆形,可以盛放食物和液体,外层为方形,夹层之中可以放置冰块,用于食物的冷藏保鲜。可以说,这是中国最早的冰柜或者冰箱。当然,这种昂贵的冷藏食物方式,只有当时的达官贵族才能享受。中国目前出土的冰鉴,吴王光鉴、蔡侯方鉴,还有著名的曾侯乙墓铜冰鉴,都说明了这一点。春秋战国时期,冰块窖藏技术还没有那么发达,冬天贮藏的冰块到了夏季往往化了很多,即使是贵族,也只能节省着用。在祭祀或者宴客等大型活动上,才会用到冰块。尤其是夏至的祭祀,用冰十分讲究,先得举办一场开封仪式,才能把冰块取出来用。然而冰鉴容量有限,想要大量冷冻食物,还需要大型的冷藏室。战国时期已经有冷藏室的雏形出现,20世纪60年代,在河南发现的郑韩故城遗址中,就有一座冷藏室。这是一座地下建筑,呈长方形,底部有陶井,用来贮藏冰块,而食物可以直接放在陶井之外。陶井内的冰块不易融化,因此可以做到长期保鲜。在这座冷藏室里发现了大量家畜和家禽的骨骼,说明当时的冷藏技术已经很发达。柏木冰箱图源故宫博物院先秦时期朴素的冰柜发展到唐代,窖藏技术进步了许多,这时候一般官员也能享受到这夏日的凉意。《金台纪闻》中记载,“唐学士……夏至后颁冰及烧新酒,常和冰而饮。”唐代每年夏至后朝廷给官员赐冰和烧酒,相当于夏日的清凉饮料,可以算作是当时的“高温补贴”吧。中国人向来不会辜负自己的口腹之欲,到了宋元时,冷藏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这一时期冬天的冰块还是由朝廷负责储藏和掌管,藏冰的容器也从青铜冰鉴逐渐发展为木质冰桶。何谓冰桶?听起来类似现在流行的“冰桶挑战”的“冰桶”。宋元时大多数冰桶用红木或者黄花梨木制成,制艺比青铜器简单,大大减少了成本。一个冰桶呈一尺多高,木料刷漆后用铜片或者铅片包裹,冰块搁进去可以保存一整日,也方便携带。贵族出门在外甚至可以将冰桶放置在马车上,作为“车载冰箱”使用。这么看,古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比起现代人也不遑多让。夏日里与自然斗法的结果,充分展示了人自身的智慧明代的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先期凿冰方尺,至日纳冰窖中,槛深二丈,冰已入则固之,封如阜。”这段话描述的是明代的冰窖,到了明代冰窖已经不是官员贵族的特权,民间的冰窖日益兴盛。虽然民间冰窖规模较小,通常是挖一个地窖,上面盖低矮的小屋以遮荫,窖底铺一层草或者糠,装满冰后再用草或者糠覆盖,便可以密封保温。冬日的冰基本上没有成本,只要窖藏得宜,普通人在炎炎夏日也能感受到清凉之意了。进入工业时代,冰箱成为中国最早实现国产化的制冷电器之一,有冰箱冰柜和空调加持,人们不再惧怕炎热的夏日。这既是科技进步对生活方式的改革,也是文明一脉相承的结果。在中国的五行八卦理论中,从芒种到夏至,阳气日盛而阴气减弱,在夏至这一日则达到顶点,正对应着八卦中的乾卦。《易经·乾卦》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国的“冰箱极简史”,是人们在夏日里与自然斗法的结果,充分展示了人自身的智慧与才华,正印证了自强不息这个道理。
上一篇文章: 浙江女主的多巴胺生活走红三室改一室, 下一篇文章: 开关插座距离地面多高350mm还是135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6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