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硕士高才生为骗保高空纵火,致
年5月7日,北京,天气晴朗,气温宜人,这天是五一黄金周的最后一天,不少人来北京旅游的人赶在这天从北京回去。
傍晚时分,名乘客在北京登上了北方航空公司的次航班,目的地是大连,飞机上还有9名乘务人员。
另外,乘客中有8名外籍乘客:
其中包括:一名法国人、3名日本人,一名韩国人
当飞机飞到距离大连机场东侧约有20公里的海面时,突然尾部着火,飞机在空中燃烧了两三分钟,突然就从高空坠落。
消息传来,震惊了全国!
现场非常惨烈:到处是烧焦的行李,还有人的肠子漂在海面上。
让人悲痛的是:飞机上无一人生还,人全部遇难。
当消息传来,遇难者的亲属们简直悲痛欲绝,另一方面,死者的亲属们迫切需要知道真相是什么。
飞机失事前,塔台接收到了一条信号:
我们飞机机舱内部发生了火灾!
塔台的工作人员收到消息后,立马给予回应,指引他们实施自救,但很快飞机就失去信号了。
塔台工作人员意识到问题非常严重,于是向上级部门和警方报告了这个情况。
几分钟后,有渔民惊魂未定地打来电话,说:
看到了一道巨大的火光从天空飞快地坠落,直接就坠入了大海!只听到一声巨响。
获悉北方航空公司航班失事后,交通部烟台救助打捞局紧急制订了抢险打捞方案,海军方面也快速行动,派出了多艘舰船紧急出动,多名海军官兵参加了海上搜寻。
失事现场非常惨烈,一个目睹了现场的渔民描述:
“海面上到处是油、杂物,我还看到了漂在海面上的肠子,尸体表面呈黑色,且没有衣服覆盖。
虽然以最快的速度打捞和抢救,但很遗憾,没有一个人生还。
失事的这架MD-82飞机于年7月交付,到失事时为止,累计飞行个小时,已完成个起降。
起飞前,对飞行进行了严格的检查。
另外,机长和副机长有着多年的飞行经验,驾驭飞机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飞机失火的?
调查组对打捞上来的飞机残骸进行了鉴定。
飞机失火如果是自身火源引起的,不外乎4种火源造成,分别是:
电路起火、油路起火、
发动机失火、烤箱失火
调查组第一个就排除了发动机发火这个原因,因为飞机的发动机是在机身外面,但飞机的起火是在客舱内部。
接下来,又排除了油路起火,这是因为:
这架飞机的油路在地板下面,但飞机的地板没什么损伤。
那么,会不会是电路起火引起的?
电路起火,的确会引发火灾,但电路起火不会发展如此迅速,根据飞机残骸燃烧情况判断,火势是在一瞬间就蔓延开来,因此可以断定,不是电路起火引起的。
飞机上有用于加热食物的烤箱,会不会烤箱突然起火?而根据后来打捞的情况,没发现烤箱有着火的表现。
破译的黑匣子显示:失火后,机组人员竭尽全力扑救,但无法控制熊熊燃起的火势。
另外,专业人员分析:如果是一般性失火,飞机不会这么快就坠毁。
对引起火灾的原因一一排查后,警方最终确定这是一起人为事故。
那么,到底是谁干的?他为何要这么做?
调查组继续深入调查。
遇难人员被打捞上来后,一些尸体早已面目全非,不得不借助DNA检测才确定了身份。
法医对打捞上来的遇难者都进行了尸检,并出具了死亡报告:
在死亡原因一栏,写的都是“一氧化碳中毒”。
但细心的法医,还是发现了有一具尸体有些与众不同:
1、这名男子遗体的脚部留有烧灼的痕迹。
他的烧伤格外严重,判断他当时应该在火源附近。
2、他的皮肤上和气管里还检测到了少量的汽油痕迹!
这两个与众不同的细节,引起了调查组的注意。
飞机上是明令禁止携带汽油登机的,他为何皮肤上留有汽油的痕迹?
至于他的脚上留有烧灼的痕迹,那极有可能是助燃剂在使用途中溅落后造成的。
他们调出了这个男子的资料,发现他叫张丕林,大连人,将近40岁。
因为这个原因,调查组将张丕林的遗体放入冰柜,不允许火化。而其他的遇难者的尸体都让家属认领了回去,以便于料理后事。
紧接着,调查组的人员发现,有44名乘客购买了航空意外险,而张丕林在登上飞机前一共买了7份保险!
按照投保金额,他的家属可以获得万的赔偿!
在年,万可谓是天价。要知道当时北上广的房价也才几千元一平方米。
调查组又调取了当时安检处的监控,监控显示:
1、张丕林携带的物品中,包括几瓶类似“饮料”的东西。
2、张丕林登机前一直坐在候机厅,等到工作人员催促时,才匆匆收拾行李,他是最后一个登上飞机的。
当时的检测条件有限,加上外观看就是饮料瓶,工作人员没有进一步要求张丕林将这个饮料喝几口,然后就让他顺利通过了。
(备注:根据当时的规定,每个旅客准许带两瓶白酒登机。当时安检的重点主要是检查乘客是否携带金属凶器。)
调查组最后确定,本次飞机失事的罪魁祸首就是张丕林。
其他的家属都陆续得到了保险公司的赔付,但对于张丕林,保险公司对家属的回复是:接有关部门的通知,暂时不能履行赔付。
从5月17日开始,张丕林的家人和亲友多次接受有关方面的调查。
随着对张丕林的亲属进行调查,一个令人惊叹的事实摆在眼前:
张丕林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得了物理系硕士学位!还曾在大连公安局和省外贸公司工作过。
这样一个高学历人才,为何要干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
张丕林,大连人,家里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据说他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
年张丕林考入南京大学物理系,能够考上南京大学,学习成绩也是比较优秀的,80年代高考录取率很低。
4年后,他本科毕业,然后顺利考上了该校物理系的研究生。年,他研究生毕业。
80年代,大学本科毕业生都很少,更别提硕士毕业生了,所以,他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在用人单位看来,简直就是个香饽饽。
张丕林被分到大连市公安局户籍处工作,端上了铁饭碗。
但不久之后,他竟然率性地扔掉了这份稳定而舒适的工作,原因是:一时半会分不到住房。
离开公安局后,怀揣硕士文凭的他,到了大连市一家电脑公司工作。
年,张丕林进入辽宁省外贸公司工作。90年代那会,外贸公司的赚钱能力远超很多行业,非常吃香,能进入省外贸公司也不简单。
在这家公司,张丕林做过外贸业务,后来还做到了总裁助理(看来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在这家公司工作期间,他分到了一套房子。
年8月,张丕林似乎又厌倦了这个金饭碗,他辞职了,开了一家装修公司。
作为一个对装修一窍不通的人,为何要转型开装修公司呢?
原来,年5月份,他和妻子在环海公寓买了新房,买了房子就要装修嘛,整个装修过程都是张丕林在盯梢,他发现干装修非常赚钱。
于是,他就从省外贸公司辞职,开了一个装修公司:
公司注册资金30万,主要做家装,还请了十来个员工。
到了年五一期间,他开的装修公司还在正常运转,正在施工的地方就有10处,生意似乎不错。
张家四世同堂,每到五一、国庆长假,家族都会相聚一堂。不过案发前的这个“五一”,张丕林没有去和家人团聚。他的理由是公司业务太忙。
家庭方面,事发时,张丕林已婚,有一个7岁的儿子。
张丕林在南京大学就读时,认识了比自己低2届的学妹李云。两个年轻人在南京大学相识相恋。
李云是江苏连云港人,她在年考入南京大学,学的专业是哲学系。据说她的父亲是连云港某单位的领导,家境不错。
年,张丕林和李云结婚了。第二年,他们的儿子出生了。
李云曾在大连平安保险公司,后来到了一家证券公司工作,做到了管理层。
当警方问李云为何他的丈夫会给自己买7份保险时,李云回答:
自己曾在大连市平安保险公司工作,自己和家人的保险意识比较强。
从年开始,家里就已经开始在陆续购买医疗、重疾、养老等商业保险
年时,张丕林亲身经历过一次车祸,当时车祸中有不少人遇难,此后,他就尤其注重买保险。即使是坐火车,他也会买保险。
李云向警方说,她事先并不知道丈夫去了北京。
5月7日早上,张丕林像往常一样,9点多去公司上班,下午5点多,李云突然接到丈夫的电话,张丕林说自己在北京。
李云纳闷,丈夫怎么突然跑到北京去了,就问他怎么去了北京。而张丕林回答:等我回来再说,没什么事。
除了给妻子打电话,张丕林还给两个人打了
一个是和他一起做工程的朋友,
另一个是打给装修的工头,询问正在装修的工程进展情况。
当天晚上,李云还收到张丕林发的短信,将他乘坐的航班号发给了她。
李云直到第二天通过新闻,才知道丈夫坐的航班发生了空难。
案发时,张丕林的家庭经济情况在大连算是不错的。
他之前在单位分得了一套住房,在年5月份,他和妻子又买了一套大房子,在环海公寓。当时总价50万,亲戚支持了一部分,有贷款,但不多。
年,张丕林夫妇还买了一辆东南富丽卡豪华商旅车,每月需还贷元,不过只需要一年半的时间就可以还清了。
案发时,李云在一家证券公司上班,属于管理层,收入应该还可以。
李云说,她工作的第一家公司已经上市,她还持有一些原始股,也升值了不少。
张丕林的家属还提供了一条线索:
年4月前后,张丕林开车先后出了3次车祸,每次都吓得够呛。
每一次都从保险公司获得了不菲的赔偿。
短短时间,就发生了3次车祸。你品,你细品。
从表面看,张丕林一家在大连,算是小富级别了。
飞机失事前,他是装修公司的老板,妻子在证券公司上班,家里买了两套房,一辆豪车商旅车,还有原始股在手,不差钱。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张丕林做出这种一起毁灭的事情呢?
案发后,网上曾出现了一份消息:
张丕林年年医院被确诊肝癌,已到晚期。
之后,有人向院方机求证,但院方回答:
如医院就诊过,会有存档。
但是院方不能随意公开患者的病历,档案的查取需要征得家属的同意,或者有关部门的批准。
不过,张丕林的家属,对外称不知道张丕林身患癌症晚期这件事。
很有可能,张丕林向家人隐瞒了自己的病情。
年12月7日,张丕林的家属收到6家保险公司的“拒赔通知书”。
保险公司一致表明:大连5·7空难是张丕林纵火造成的,因此不予以赔付。
张丕林的如意算盘,算是落空了!
但是,他为了一己私利,让个无辜的生命在一瞬间灰飞烟灭,让多个家庭失去了亲人。
对于失去至亲的人来说,这种伤痛可能要用一生来疗愈,也许这种阴影,一辈子都无法走出。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空难名单里,有3名儿童。
幼小的生命,因为一个恶魔,没有机会长大成人,幼小的身躯在吸入了一氧化碳中毒后,最后坠落在深不可测的大海里。
这些孩子澄澈的眼神,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看到人间竟然有如此险恶的人。
他们天真的心灵,即使发出震颤,也无济于事,哀嚎一片,死亡的恐慌在最后笼罩着飞机上所有的人。
大连医科大学附二院的宋光华教授也是遇难者之一,她的遗体一直没有找到,她的丈夫和儿子都非常悲痛。
飞机失事时,张丕林的儿子才7岁,亲属希望一直向他的儿子隐瞒张丕林的所作所为。
但是,孩子小的时候,还可以隐瞒,但是,随着孩子长大,他肯定会知道父亲当年干了些什么。
张丕林是80年代的硕士生,在当时是稀缺的高级知识分子,但他最后的行为简直是硕士败类!
枉受这么多的教育,辜负了国家的培养!
一个有基本良知的人都知道: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为了一己私利,去谋害别人的生命。
君子爱财,需取之有道,否则,遗臭万年。
一个人的品性和良知,有时与学历无关。
END,点个赞吧。谢谢你的支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参考资料:
南方周末年12月12日:北航5-7空难幕后调查:张丕林的最后时刻
创作不易,欢迎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