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高攀不起的网红雪糕,来自东北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作者

周嬉皮编辑

尾火众里寻他千百度,雪糕没有个位数

夏天,最大的快乐之一就是炫雪糕。

但是万万没想到,我们的这一快乐正在逐渐被越来越贵的雪糕剥夺。走进全家、罗森、7-eleven等便利店的冰饮柜台,从你从小就熟悉的到你叫不上名字的杂牌,各种雪糕一应俱全,但他们的价格,你却早已高攀不起。

前段时间,一个短视频火了:一位网友到超市买雪糕,随手拿了俩,以为三、五块钱能搞定,结果结账显示37.5元,于是匆忙换了俩更不起眼的雪糕,再来结账,好家伙更贵了:45元。

网友超市买雪糕

#不认识的雪糕不要轻易拿#直接冲上了微博热搜,这些看似平平无奇的雪糕仿佛埋伏在便利店冰柜里的杀手,给那些不看价格标签就随手拿起的人一记重击。

网友们甚至总结了需要避雷的词汇:芝士、纯牛乳、看不懂的日文……小时候我们常吃的“糯米糍”“火炬”等一元雪糕似乎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如今现在便利店95%以上的雪糕价格都在10元以上,所谓:“众里寻它千百度,没有低于两位数”。

很多人都调侃“月薪已经吃不起雪糕了”,以前觉得车厘子自由、榴莲自由离自己好远,现在发现,雪糕自由也离咱们越来越远。

而你想不到的是,这些“高贵”的奢侈品雪糕,可能来自淳朴的大东北。

从3毛到66元,都是东北雪糕

一提到东北,大多数人脑海里浮现的就是大碴子味儿东北话,和一盘顶一盆的东北菜。而很多人不知道,在雪糕界,东北也是一股不能被忽略的势力。

当所有人都在怀念失去已久的“雪糕自由”时,那些我们熟知的东北雪糕就凭借其惊人的“神仙价格“迅速出圈。

一位来自东北的网友也在东北小城用16块钱全款买下了一箱雪糕,低至3毛钱一个的雪糕让南方小伙伴从嘴角里流下了不争气的眼泪。

网友发布的东北雪糕价格

而我那位来自东北室友也表示小时候都能躺在雪糕堆里吃。

“冬天也吃,夏天也吃。小时候家里买得最多的就是四毛、八毛一根的,卖贵了得给他砸摊子。我家楼下一块钱的雪糕还经常有买10送1的活动,10块能买一筐。

小时候最喜欢听父母说的一句话,喜欢这冰棍啊,下次给你批一箱。”

除了价格便宜,出生在东北的雪糕自然也继承了东北其他食物的衣钵——分量足。当其他品牌在思考如何能把雪糕做得小巧精致,获取高额利润时,东北雪糕按斤卖,就是两个字形容:豪横!

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东北的优质奶源,现在你吃的玛蒂尔奶油雪糕,用的就是黑龙江本省安达卧里屯的牛奶,而且已经沿用多年了。

沈阳的饲养场里,悠闲吃草的奶牛

而当你自己在购物网站搜索雪糕时,却发现它已是高攀不起的轻奢品,精致小巧的雪糕捱不住几口就能吃掉半天的工资。打开微博搜“雪糕”,蹦出来的热门话题也都是“当代雪糕价格有多离谱”……雪糕的价格水涨船高,吐槽声也甚喧尘上。

我们随手搜了一些知名雪糕的价格,还真不是月薪的人能随手买的。

部分品牌雪糕价格

而这些售价不菲的网红雪糕,追踪溯源,竟然也或多或少都与东北有些不解之缘。

成立于年的上海品牌中街,是由成立于年的沈阳中街冰点提供生产和品牌授权。它们脱去过去价格亲民、包装简陋的东北外衣,方形雪糕上端顶着“”的浮雕字样,售价也涨到了30元以上。

马迭尔作为哈尔滨的一个雪糕百年老品牌,曾经还有“有到哈尔滨不吃马迭尔,就相当于没来过”的说法。在年年6月,经过混改后,重新定位高端品牌,主攻中高端客户群,致力要做“中国版哈根达斯”,现在售价直冲50元。

还有作为东北雪糕的扛把子的德氏、百家得、老鼎丰等都是东北雪糕的产物。也摇身一变成为了不敢瞎拿的雪糕。

曾凭借“厄瓜多尔粉钻“出道即巅峰的钟薛高,售价66元一支,也一样冲上年天猫双十一冰淇淋品类榜首。也与东北有着不浅的缘份。

微博关于钟薛高高价雪糕冲上热搜第一

钟薛高的创始人林盛也算得上是东北雪糕的一位忠臣了。作为广告人出身的他,曾经用充满历史感的营销文案,为马迭尔敲碎了第一堵墙,成功把马迭尔地吹向了老北京。也趁着消费升级带领中街进入了中高端市场。

从3毛到66元,东北雪糕满足着当地人民的雪糕自由,也在网红赛道杀出了一条生路。

雪糕价格翻身战

曾经网友们纷纷怀念的中国雪糕市场,其实是三足鼎立的局面——外资、本土乳企、区域性老牌冰饮瓜“三分天下“,各据领地,逐鹿制衡。

彼时外资品牌占据中高端市场,占比约为25%;以蒙牛、伊利等为代表的全国品牌,以中端产品为主,占比接近一半,约占45%;区域性老牌企业如德氏,以低端市场为主,占比约30%。

也就是说在我们小时候,也有高价雪糕,不过是我们高攀不起的哈根达斯。而大家熟知的小布丁们则占了接近一半的市场。

曾经的中国冰淇淋市场竞争格局

但在这个表面看着相安无事的局面中,外资品牌作为雪糕界的“爱马仕”,疯狂把顾客们当“韭菜”。波士顿咨询年调研时发现,哈根达斯赚走了行业70%的利润,且有一半的销售额都由中国市场贡献。

而常年盘踞在东北的坚持不涨价的传统东北雪糕大厂,却难以走出本土,占据市场份额都不足伊利的1/8,东北雪糕品牌只能在自家楼下瓜分下层市场。

虽然我们都爱便宜雪糕,但毕竟工厂是看利润的。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东北雪糕真的需要打一场突围战。

直到年,这个局面被一只“椰子灰”打破了,在便利店售价达到9.9元,这个价格对于很多人来说都还是要咬咬牙才会买的,但它依然凭借烧焦的椰子壳的灰做出的暗黑外表脱颖而出,北上广深的便利店一度排起了长队。

因为成分颇具争议性,抓住时机的生产商立刻推出替代版,以椰蓉丝搭配巧克力外皮,更为健康美味。积攒了高人气后,又趁热打铁,生产了“双蛋黄”雪糕,售价5块8,短短半年内,卖了万支,将雪糕江湖搅得天翻地覆。

这个品牌就是来自辽宁营口的奥雪。

奥雪椰子灰火炬雪糕

这对于低端和平价冰淇淋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因其技术门槛不高,制作工艺简单,面对网红冰淇淋和国外品牌的夹击,要么通过转型打出差异化,要么会被市场淘汰。

东北品牌们不甘心只盘踞在中低端市场了,他们不约而同地奔向高端化,抢大品牌们的生意。

东北雪糕向网红雪糕进击的杀手锏之一就是“新概念”。那些无比美好而又让我们害怕的词汇:“零添加”、“纯牛乳”等等等等,确实成为了东北雪糕们的提价利器。

中街主打的是“健康0添加”,标榜着要做“专业级的雪糕”。关于原材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6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