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1951年的夏天,北京人就喝上了北

北京皮肤病十佳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10403/8811212.html

又到盛夏,如今的冷饮市场商品琳琅满目。但几十年前,在北京一到夏天,就是“北冰洋”一统天下的局面。

“北冰洋”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年诞生的北平制冰厂,年开始生产汽水,并正式注册“北冰洋”商标,著名的“雪山白熊”商标图案面世。

年5月25日,《北京日报》2版

上世纪90年代北冰洋汽水生产线。翟伟/摄

北冰洋汽水一上市就受到了北京市民的热捧。一毛钱的汽水,对于一个月收入可能只有二十几元的家庭来说,也算是一种“奢侈品”了。但每到夏日,一瓶冰镇的北冰洋汽水,就是挡不住的诱惑。

年4月3日,《北京日报》2版

北冰洋汽水一上市就受到了北京市民的热捧。一毛钱的汽水,对于一个月收入可能只有二十几元的家庭来说,也算是一种“奢侈品”了。但每到夏日,一瓶冰镇的北冰洋汽水,就是挡不住的诱惑。

那时候没有冰箱、冰柜,小卖部和合作社一般用一个大桶盛满了凉水,将汽水放进去泡着,也就是“镇”。后来,才开始用冰块给汽水降温,这就是“冰镇”的来历。

:年,在三里屯,北冰洋汽水并排躺在“冰床”上,引来路人驻足品尝。阎彤/摄

年出生的林先生还记得,有一段时间,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只要是看见门口摆着一块大冰坨子,不用猜,准是卖北冰洋汽水的。冰面上有一个个小凹槽,一瓶瓶汽水就卧在里面。“店主一边与街坊说笑,一边用手翻转着饮料瓶子,让它们都受凉。”(年1月27日《北京日报》9版,《“北冰洋”汽水勾起美好记忆》)

年1月27日,《北京日报》9版

改革开放后,年,经改制,北京市北冰洋食品公司成立,开始大批量生产,北冰洋冷饮也迅速从“奢侈品”变成了北京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大众消费品,北冰洋品牌进入了鼎盛时代。

当时一到夏天,家家户户都成打成打地购买北冰洋,每家几乎都存有北冰洋的汽水瓶。因为汽水瓶是有押金的,用空瓶可以继续换汽水。一到夏天,孩子们就会美颠颠地拿着空瓶去换汽水,每次还会拿出几瓶汽水来精心挑选,比比哪瓶更满。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北冰洋汽水瓶。

每年4月到10月的生产旺季,“北冰洋”厂里总是24小时不停工。位于安乐林路的老厂址一天到晚都有汽车、平板三轮车排队等着拉货,进货商家的队伍总是排到厂门外二三百米。

上世纪90年代的北冰洋汽水瓶,改用了红底白熊的商标。

那时的“北冰洋”,年生产汽水万打,列全国八大汽水品牌之一,是北京工业系统的骄傲。(年1月27日《北京日报》9版,《“北冰洋”品牌月底回归》)

年1月27日,《北京日报》9版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北冰洋”意想不到地迎来了“寒潮”。

最先是美国的可口可乐杀入京城,抢占阵地;接着是广东“健力宝”、“强力”等饮品百花齐放;然后是天津的果茶独树一帜。

“北冰洋”原有的市场被迅速瓜分。(年6月5日《北京日报》2版,《北京饮料何时再领风骚》)

年6月5日,《北京日报》2版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北冰洋”寻找出路。年,在国企的“合资潮”中,北冰洋食品公司也同外商合作,分别成立了4家合资公司,“北冰洋”品牌被作价万元入股。

“北冰洋”出现了红底大白熊的新商标。“冰凉的汽水怎么能用红色商标?就应该用蓝色啊!”当年,厂里的老职工纳闷。而更让老职工们不解的是,合资后的“北冰洋”,商标变了不说,产量也越来越少。

年7月27日,《北京日报》2版

年左右,北冰洋汽水正式停产。

年7月15日,《北京日报》2版

那时倒下来的汽水不只“北冰洋”一家。外资饮料巨头通过合资抓住销售渠道,大肆推广洋品牌,而国产品牌则逐渐被“雪藏”。(年8月9日《北京日报》1版,《蛰伏15年,儿时的味道还在》)

年8月9日,《北京日报》1版

关于“北冰洋”复出的呼声从未停止。年一整年,“北冰洋”上级企业北京一轻控股公司与外方进行了漫长的谈判。外资公司开出条件:4年内不以“北冰洋”品牌生产销售碳酸汽水和饮料。

复出之路困难重重:配方没了,团队没了,生产线也没了。

没有配方,核心团队开始了整整半年的尝试。总工程师邢慧明两下四川,走遍南充、万县等红橘产地,挑选最像老“北冰洋”味儿的红橘子酱带回北京尝味测试,再研制不同酸甜程度的汽水。

数不清到底试过几百种配方,每生产出一批产品,“北冰洋”就邀请老员工和老主顾品尝味道,有些老人甚至是拄着拐杖来试喝。另外,“北冰洋”还邀请大量年轻人反复试喝,为的是做到既有当年的味道,又能符合年轻人的口味。(年5月4日《北京日报》9版,《北冰洋回来了》)

年5月4日,《北京日报》9版

年11月,停产15年的“北冰洋”回归市场。

年11月2日,阔别北京市场15年的北冰洋汽水回归,开始试销。

年11月29日,《北京日报》10版

正值午休,一位在崇文门菜市场上班的中年女士,拿起汽水,一扬脖,喝了一大口。“还是那个味儿,汽儿真冲!”

年11月3日,《北京日报》13版

年,北冰洋的易拉罐汽水上市。图为北冰洋易拉罐产品生产线。

北冰洋的销量年年涨,年的销售形势更是喜人。公司每天最多生产2万箱的生产线已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在北京不少地方甚至一瓶难求。一些零售商开始自行调高售价。指导价2.5元一瓶的汽水翻到两三倍出售,厂家不得不对小卖部、便利店等进行销售限价,故意抬价的断货处理。(年6月30日《北京日报》6版,《供不应求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54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