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加拿大做农场主第三章农庄家园峡谷
△路遇
早就听朋友说,萨省南部加美边界处有个峡谷景点CastleButte,几次来萨省都是匆匆忙忙。这次正逢温哥华朋友一家来访,就约了几家朋友一起过去看看。原来除在网上看过几张游客拍的照片外,我满脑子留的都是美国大峡谷的记忆。
9月27号吃过早餐,从我家农庄出来一直沿着省道往南走,22公里后到达Begough小镇。再往南行18公里便出现一片丘陵,远望那起伏凸凹的牧场原野里,竖立着几座造型各异的大土丘。按照事先下载的行程图,应该是到达目的地--峡谷景点CastleButte了,我们左顾右盼,寻找着印象里应该出现的“大峡谷”。
此时,大路拐向一个牧场,大伙儿干脆停车问路!牧场静悄悄地空无一人,只有看家的两条狗迎着我们亲热地打转。一会儿,从大路上开进来一辆农用车,原来主人在牧场看到家里来了一批“不速之客”,赶紧从地里赶回来。他热情地打着招呼,也许像我们这样的游客见多了,毫不迟疑往右一指说:“就在旁边”。
道过谢,开车上路。果然拐过弯就能是路上已经看到的那座大土崖,路边竖着指示牌:CastleButte。哇,这怎么能叫“峡谷”呢?但在这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有着这片突起的山崖也可以称为峡谷了。
△崖下
在山崖角停下车,看到山崖下面有个很深的洞口,我们几个好奇地往里钻,洞内空间虽狭小可行人没问题。黑暗中,有人拿出手机微光照着明,洞的四壁都是坚硬的土层,没有石头的痕迹。洞里凉嗖嗖的,走了一段我们不敢再往前,相约下次拿着照明设备再来,一定要把这条洞走到底。出了洞又顺着崖缝往山崖顶攀登,真是一座干旱的崖谷,整个山崖上很少见到绿色植物。
登高远望,起伏的丘陵下面一片辽阔的草原,山凹里有一家养牛场,牧场金黄色草地上散布着星星点点的牛群。一个好幽静的地方!
△眺望
从山崖下来,我们商量着继续往南开,一直走到加美边界,沿途观看牧场的秋景。车顺着山势往坡上开着,路边除去生长不茂盛的牧场草甸,就是稀疏的树木。萨省南部的干旱牧场与中北部的肥沃良田,形成截然不同的两幅风景画。
奇怪的是,顺着山势很快又走上一片“高地平原”,路边出现一片树林,牧草明显茂盛许多。牧场中间还有一片沼泽水洼,比山下景点CastleButte的牧场显得湿润多了。牧场旁边还有麦田,麦子长势虽然一般,但毕竟能种庄稼的土地就算农田了。
麦田越来越多,显然又有农庄了,确定一下方位再往左转。突然,大伙儿眼睛一亮,不远处果然出现一片房屋、农舍,粉红色屋顶映在绿色的树丛里,显得谐调与宁静。
△山坳牧场
沿着农庄大路往里走,大路左面是围栏隔起来的牧场,右面是农场主的住宅。并排建的是一片牛舍棚圈和农机具库房,一座旧的红顶小谷仓格外醒目。吸引着我走到山坡上四处张望,一条条沟壑往下延伸着,被树木遮挡看不到边。
坡上平地种着一片大麦田,大麦是牛、羊的主饲料,看来这户农场主是养牛专业户。牛栏里面空空荡荡,此时天气温暖又是牧草丰盛期,牧民都把肉牛赶往牧场“抓膘”,使其快速长成出栏。留着过冬的种牛、小牛也乘着秋季补膘,得以度过严寒的冬季。
真是峡谷顶上的“世外桃源”!
这里的农民放牧着牛羊,种植着谷物,心境像微风那样平和,节奏更是徐徐缓进。远离拥挤的人群,远离城镇的喧闹,远离快节奏的生活,也许他们没有体验过紧张和繁忙的都市氛围。在这片静谧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一家人在自家菜园里挖土、种菜、除草,采摘亲手栽种的土豆、萝卜、西红柿。累了,在树下的阴凉处盘腿坐下,看着孩子们在草地上撒着欢。
兴致来时,从家里冰柜里拿出“威士忌”抿上一口。想象着这一家牧场人祥和的生活场景,我不由得脸上挂着微笑。
的确,在萨省农场这段时间里,看到这里乡村和农民就是这么生活的。即使住在小镇上的人们也是如此,商店在下午早早就歇业了。人们匆匆地回家,被孩子们簇拥着,太太做好饭招呼一家人享受着晚餐,在餐桌上聊着一天中的趣事。若是在放晴的夏秋周末,他们会携着妻儿到临近的小镇、大村里购物,聚会。
在偌大的乡村里,每个人自有他们热闹的地方。各种民族文化也固守着原本的风格,就像一个个部落各自为营,互不干扰又和睦相处。看到这些加拿大农民沐浴着阳光,享受着幸福愉悦的心情,让你一时间真的感觉到了“桃花源”。
△桃花源
秋风,轻轻地吹拂着大地,白云,飘浮在湛蓝的天空。高地平原不见人的声音和踪影,偶尔有几只鸟儿掠过树梢,飞向远方,这里似乎就剩下我们几位来自远方的客人。
此时的人们都被感染了,刚来时的兴奋和喧闹戛然而止,大家静静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那位来自温哥华的姑娘干脆坐在树荫下打起坐来。
尘世的喧嚣早已远去,只留下寂静的空间让我们消散烦恼和不安,一颗心慢慢沉寂下来变得平静和安宁。
这不就是人们追寻的“天堂”么!
来源:枫华农场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