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碰不认识的雪糕,会变得不幸helli
最近,天气转热,全国大部分地区迎来桑拿天,人走在街上恨不得当场融化。这时候,来一根雪糕解暑简直美滋滋。
于是,你兴冲冲走进附近的便利店,快速锁定冰柜,精心挑选到一支中意的雪糕去结账,结果售货员温柔地报出“19元”的价格……呃,准备扫码结账的手瞬间僵住,大脑飞速运转反问自己:现在的雪糕都这么贵了吗?
接下来,是硬着头皮结账,泪眼汪汪地吃掉,还是尴尬地再放回去呢?
遇到这个两难的问题,有网友表示:“要我说还得吃贵的雪糕,便宜的只能嘴里凉,贵的吃完心都凉透了呢~”
这样的情节,相信不少消费者都遇到过。现在回想,那场面简直都可以当场用脚趾抠出一个两室一厅。
小时候就梦想实现的雪糕自由,为什么长大反而更遥远了呢?还是大家都偷偷致富了却唯独没带我?
的确,近期雪糕价格上涨是真实存在的问题。不仅如此,也有消费者表示很多便利店已经买不到3元以下的雪糕了。冰柜里极为普通的雪糕,拿起来动辄十几元甚至几十元,冷不丁就给你的钱包一记重创——江湖人称:“雪糕刺客”。
雪糕价格上涨一方面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奶油、可可脂、生牛乳等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运输、人工成本也略有升高,但这些只占上涨价格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原因是,商家为了满足消费者追求高品质享受和多元化追求,对雪糕进行口味、造型、包装设计等方面的升级,增加了雪糕的溢价能力。“榴莲味”“臭豆腐味”满足了一部分消费者口味猎奇的需求;“樱花形状”“黄鹤楼形状”等造型也满足了消费者追求独特的心理需求;创新的包装设计更是让消费者“一见钟情”的“必杀技”。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品牌联名和宣传营销导致的价格上涨。不管是钟薛高与小米联名,还是德氏与沈阳故宫联名,都是为了打开市场的噱头。品牌之间的“化学反应”有没有产生咱不知道,成本摊在了消费者头上是必然的。请明星代言、购买广告位,更是直接让普通雪糕价格“起飞”。我就吃个雪糕,又不是“炫”明星,想一想这钱“扔”得更亏了。
“贵有所值”倒也罢了,毕竟也有不少消费者偶尔想要“狂野”消费一把尝尝鲜,但有些品牌竟把消费者当小孩“糊弄”,实在过分。比如“特级红提”“不加一滴水”等虚假宣传标语,“配料双标”等翻车事件被曝……这些不重品质重营销的本末倒置行为,无疑极大损害了品牌形象,最终的下场只有一个:被消费者“弃之如敝履”。
对于雪糕来说,口味和品质是核心竞争力。如果把雪糕市场当做资本的“斗角场”,任谁都想分一杯羹,那么最后受伤的只有消费者。
炎炎夏日,消费者想要的不过是一支物美价廉又清凉解暑的普通雪糕而已。徘徊在冰柜前,只想大喊一句:天价雪糕,退!退!退!
作者
云歌
编辑
黄星蓉
监制
周山
更多好文
点击阅读
天堂超市酒吧拟被吊销营业执照并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三部门联合发文,停止执行这项公告→食用植物油中添加抗氧化剂更安全吗?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