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出生入死的战地记者,曾离死亡只有50

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15/6169081.html
02:03

点击查看短片:周轶君谈

什么样的孩子最后会更有出息?

为了看到更多可能

作者/野格

来源/十点人物志

ID/sdrenwu

13岁的以色列男孩递给周轶君一张名片,上面写着某某企业CEO,这令周轶君惊叹的同时,感到唏嘘不已。

这是年,曾作为全球唯一常驻以色列加沙走廊的国际记者,穿梭在巴以冲突战火中的周轶君,如今已为人母,她又一次踏上以色列的土地,一度子弹呼啸的是非之地,转眼已成创业乐土。

十几年间,在同一片土地上,男孩们的命运却有着天壤之别。

世事变迁,周轶君感概良多,她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

—01—

周轶君仍然记得,在年战火纷飞的加沙,她第一次见到的尸体,就是一个小男孩,“尽管早有心理准备,胃里还是一阵翻江倒海”。

5岁的阿曼·法利斯皮包骨的身体躺在巨大的冰柜里,细软的头发耷拉在脑袋上,毫无生气,一位欧洲记者解开裹尸布拍了一通照片,出来对周轶君抱怨,巴以冲突的照片越来越难拍了,他说:“没什么新东西。”

但周轶君觉得五脏六腑都要爆裂了,心口堵得难受极了,想哭却又哭不出来,那种无声的悲伤至今无法忘却。

周轶君没流出来的眼泪,法利斯的母亲替她流了,母亲俯身吻别儿子,泪水沾满了法利斯的脸颊。

目光回到这位13岁的CEO身上,周轶君发现,教育的力量正在改变着这个国家,来自世界各国的团队每天穿行于此,试图从这个具有创造性的国度取经,她采访了一位市长,得知教育经费占政府支出的50%以上……

她决定换一种讲故事的方式。而以色列只是这个故事的一部分。

“以色列、芬兰、日本、英国、印度。”这是周轶君在咖啡馆的一张纸巾上写下的内容,她正筹划着拍摄一部跨文化教育纪录片。

接下来的日子里,她游历了纸巾上写下的五个国家,最后回到中国,探访三十余所教育机构,周轶君希望:当中国父母能够看到外面世界有不一样的选择,他们的想法也可能会变得不一样。

她为这部纪录片取名为《他乡的童年》。

—02—

对周轶君来说,在这场跨文化探索教育之旅中,自己早已超越了记者的身份,更大程度上,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与所有母亲遭遇过同样的难题,每次上班前周轶君都要和孩子上演一场游击战,年幼的儿子拽着她的包不让她走,外婆过来哄:“妈妈不工作,怎么有钱给你们买玩具买好吃的?”

有一天周轶君意识到,这是多么糟糕的一套说辞,她问自己:“妈妈工作只是为了钱吗?妈妈工作你们就可以不断要玩具?这么说是不是让孩子觉得自己很可耻?”

这让她想起自己没有得到良好教育的童年,语文成绩一直不错的她数学却总是不及格,老师与母亲的批评,常常让她觉得自己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那时她总是很自卑。

自己的人生似乎是稀里糊涂的,永远被命运推着走,莫名其妙进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莫名其妙学了阿拉伯语,又莫名其妙成了记者。

毕业后不久,26岁的周轶君,进入新华社工作,想要自己掌握人生了,于是一心想成为国际新闻记者。当她得知加沙有一个外派名额时,丝毫没有犹豫,立即跟社长毛遂自荐。

▲周轶君在战地

“我想当一个好记者,当一个战地记者,我觉得那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我希望自己到了那里可以有一份好成绩,得到经历与荣耀。”前往中东之前,周轶君对即将开启的旅程满怀建功立业的壮志。

周轶君要去的加沙,被称为离上帝最近的地方。这里是巴勒斯坦武装派别和以色列交锋的最前线,阿拉伯人与犹太人最常交火的地方,这里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最挤的时候一平方米居住6个人,许多房子没有封顶,外墙上枪眼密布,空气里充满了金属与血液的味道。

年9月巴以流血冲突爆发以来,已经有十多名记者在前线丧生,受伤者更是难以统计,男记者都及避之不及的地方,没人觉得女性记者应该出现在那里。

但周轶君不管那么多,面试那天,她用“女性的耐力比男性的爆发力更重要”的陈述,打动了社长,最终要到了外派名额。

然而几个月后,当她被轰鸣声掀翻在冰凉的地板上时,她才开始问自己:到底为什么要来这里?

送走前任记者独自上任的第一个夜晚的情形历历在目,不远处一家电厂发生了故障,停电伴随着爆炸声,周轶君误以为空袭降临,她蜷缩在桌子底下,直到20多分钟后电灯重新亮起,“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将承受一种本不想干的煎熬。”

那阵把她掀翻在地的轰鸣声来自一枚导弹,命中了距离她办公室米不到的房子,这是她后来才知道的事情。

—03—

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与死神擦身,危险总是如影随形。

一次周轶君去邮局办事,马上就要踏进邮局的大门时,一声巨响,烟尘四起,火光漫天,邮局大楼被炸了,原来,一名被以色列认定的恐怖分子藏在里面。

而对于女记者来说,最大的麻烦来自骚扰,在中东的文化里,女性地位始终较低。周轶君曾被一个巴勒斯坦孩子用砖头砍在后脖子上,导致她半个月都不能转头,吃东西时食物会从嘴里掉出来。

周轶君回忆起一次惊险的旅程,她到难民营的一个轰炸现场采访的时候,人们看到一个女孩子开着车都很好奇,他们跳上吉普车玩。人群围得水泄不通,疯了一样拼命摇车。车顶上、车窗外全是人,数不清的手在抓她,他们把沙子就扬到她脸上。

阳光洒落下来,往昔的“死里逃生”历历在目,这让眼前的和平光景显得亦真亦幻,好在,这天芬兰小学的课前摇滚乐,把她震回了现实。

这次出差前,周轶君没再跟儿子打游击战,她郑重地告诉儿子:“妈妈是去寻找教育你的方式。”于是她来到了被称为拥有全球最好基础教育的芬兰,想要看看“综合能力最强”的芬兰孩子,是如何被造就的。

这个高度发达的北欧小国竞争氛围很弱,国家提供免费教育,一个片区的学校吃一样的免费午餐。在芬兰,人们从不会为送孩子去哪一所学校而发愁,因为离家最近的学校就是最好的学校。

芬兰的学校很少有考试,也从不进行排名,即使一个学生不擅长数理化,也并没有艺术天分,他仍然会被发掘出有很多价值维度,比如正直、勇敢,还有爱。

“如果不竞争,那么成功到底意味着什么,我想去了解。”周轶君问一个九岁男孩。

男孩回答,有一份工作,有一个妻子,有点钱,就算是成功。

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一所小学里,周轶君拜访了负责三年级现象课程的老师拉尼,这天的课程主题是“时间、年龄和我”,拉尼带着学生们去了当地的养老院,让孩子们和老人互相临摹彼此的脸,给对方讲述幼年时的故事,在年龄的皱纹里寻找时间的纹理。

周轶君不禁问拉尼,这样的课程会带来什么样的成果呢?

“多年后这些孩子不会记得我在黑板上写下的数学方程,但他们很难忘记今天跟这些老人的对话。”拉尼这样告诉她。

一直以坚强著称的战地记者周轶君,忽然情绪失控,从未在镜头前表现太多情绪的她,此时难掩泪水。

保持孩子的天性,满足孩子的权利,这是多么珍贵的事情啊。

—04—

保护孩子探索世界和感悟生命的权利,让周轶君产生了极大的共鸣,因为她曾见证过大人世界的规则带给儿童的痛苦。

在加沙时,一位摄影师对周轶君说过的话让她久久不能释怀:“真正动人的故事是在前线稍后一点的地方,要做爆炸背后人性的东西,如果我们的报道永远只是告诉你我离炸弹有多近,那没有更深层的意义。”

为了追求更深层的意义,周轶君辗转去了许多地方,圣经博物馆的那次访问让她印象深刻。

那里常常举办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交流活动,有一天,十岁的杜阿牵着九岁的梅耶主动来到周轶君的镜头前。

梅耶说,她喜欢杜阿,因为她非常善良,会非常热心地帮助她。杜阿说,她也非常喜欢梅耶,希望还能在这里见到她。

周轶君问:“出了博物馆呢?你还会找她玩吗?”

“不”,杜阿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是阿拉伯人,她是犹太人。”

还有一次,周轶君来到距离以色列定居点最近的一户巴勒斯坦人家,全家十多口人,只有一张床,透过窗台,就可以看见以色列的巡逻坦克正通过他们的门前,每天早孩子们踩着前天晚上履带压过的痕迹去上学。

战争双方承受着同样的痛苦,却谁也不能罢手,隔阂,仇恨,偏见,统统涌向离上帝最近的地方。

在巴以冲突中成长的孩子,百分之九十患有心里疾病,长大后鲜少生活幸福,他们未经世事的纯净眼睛见证着人类无止境的互相残害,在战火纷飞的角落里色色发抖。

周轶君看到过这一切,但周轶君无能为力,她能做的就是保护好战地记者的职业操守:如果你没法阻止战争,那你就把战争的真相告诉世界。

“如果真要有一个立场,我的立场就是人道主义,如果真要保护谁,我会保护孩子。”

带着这样的信念,周轶君用相机与文字把战争告诉世界,有人说她不出三个月就会回国,但她一呆就是两年。

—05—

当大兵比利·林恩从伊拉克战场回到美国,为超级碗橄榄球赛中场走秀时,漫天的烟花与激战的炮火在士兵们眼中画面重叠,面前物欲横流的正常社会生活,让这些直面过生死挑战的年轻人感到异常空洞与危险。

这是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的一幕,周轶君被这个故事深深感动了。

周轶君从战地回国休假时,她走进北京西单一家商场,商场一楼正锣鼓喧天地举办着促销活动,声嘶力竭的叫卖声和震耳欲聋的音乐,让周轶君恍惚间跌进了一个陌生的世界,显得格格不入,这是周轶君的中场战事。

烙印在记忆中那些窗框的震颤、爆炸的轰鸣、绝望的呼喊、刺鼻的血腥,在此刻恍如隔世。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体验到比自己更大的东西。”对于战地生涯,周轶君和比利·林恩有着同样的生命振荡。

离开中东的第二个月,周轶君走在安全热闹的街道上,从街边商店的镜子里,她偶尔看到自己穿裙子的身影,忽然觉得十分诡异,她已经两年时间没穿过裙子了。

这又让她想起在中东遇见的人和事,“记者总是从别人身上榨取故事,然后走掉。我总有穿上裙子、正常生活在彼岸的一天,他们呢?”

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周轶君想要寻找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问题的答案。

为此,她把眼光放在更宽广的世界,放在更遥远的未来,她认为可以从根源上改变某些现状的,或许是人类的教育事业。

周轶君不禁提问:“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在竞争压力剧增的中国,教育与考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焦虑使家长们对孩子采取种种强硬手段,每个家庭都想赢在起跑线上。

但在日本一家幼儿园,周轶君获得了不一样的信息,幼儿园校长每天会写一句格言,贴在墙上,周轶君去的时候,墙上贴着:孩子是成人的祖先。

她忽然想起一天暴雨学习停课,她和孩子们去外面散步,儿子突然发现了路边趴着的一只大蜥蜴,周轶君走近去看,发现这只蜥蜴的嘴巴竟然是粉红色的,那天她陪着两个孩子站在雨里,观察了那只蜥蜴很久很久。

就像那天芬兰老师带着学生到森林里寻找各种颜色和味道,周轶君问:“他们知道这些植物的名字吗?”

老师回答,不,他们不需要知道,他们想叫它什么,就叫它什么。

在芬兰那一集的最后,周轶君坐在森林里这样讲:“未来从来不是只有一个样子。”

“芬兰和中国的社会现实的确很不一样,但不能因为这种差异就把学习和借鉴的路给堵死。”

她相信在那场大雨里,孩子们并不认识那只可爱的小动物,但会永远记得它粉红色的嘴唇,永远记得那个瞬间。

结语:

从中东战地记者到跨文化教育探索,周轶君始终对这个世界多一份好奇,也多一份思考,她想给作为人类未来的孩子们带来些什么,尽管她知道这显得微不足道,或者也许永远也给不出令人满意的回答。

但就像她说的那样:“我并不是在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只希望人们看到更多可能。”

而我们,也的确通过她的眼睛,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

1.周轶君《中东死生门》

2.周轶君《走出中东》

3.纪录片《他乡的童年》

4.北京青年报《周轶君:烽火加沙,人亦有情》

5.中国新闻周刊《她周游五国,拍出了教育的另一种可能性,豆瓣9.2》

6.三明治《周轶君:记录过中东战火,如今拍出跨文化教育纪录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1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