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防疫第一人,长相酷似钟南山

哈尔滨道外区保障街号,医院兼纪念馆,以一位名叫伍连德的医生名字命名。年,这位伍连德医生几乎是以一人之力,拯救了即将被疫情彻底摧毁的东三省。

:东北鼠疫蔓延

年10月27日,东北满洲里二道街的一家“大车店”里,从俄国归来的两名华工发烧、咳嗽、吐血,随之死亡,更恐怖的是,同一天,和他们同住一间的房客金老耀、郭连印也死了,一样的症状。没过两天,满洲里很多人都陆陆续续得病,而且症状相同,得上了必死。

疫情一发不可收拾,顺着中东铁路开始向南传播,哈尔滨第一次收到发生瘟疫的报告是在年11月7日,情况与满洲里惊人得相似。

当时,很多从满洲里回来的劳工,住在哈尔滨道外傅家甸的一家简陋旅店里,发病死亡后,又传染了同住的另外4人。年的傅家甸,是一个闯关东农民的集聚地,2万多人集聚在封闭、密集、脏乱的环境里,迅速成了瘟疫蔓延的重灾区,并以此为源头继续向南蔓延。

此时,风雨飘摇中的满清政府,对这一突如其来的疫情,最初完全不知道如何应对。12月初,在东北有着巨大利益的俄国、日本着急了,他们以清政府无力控制疫情为名,正式照会清政府,要求“独立主持北满防疫事宜”,这等于将东三省主权拱手相让。但是清政府若想拒绝日俄,除非靠自己的力量控制住疫情。

这下清政府急了,到哪里去找这样的人呢?这时,外务部右丞施肇基想起了一个人:伍连德,5年前他随清政府宪政考察团出国考察时,遇到的一位年轻医学专家。接到施肇基的邀请,伍连德一口应承,于年12月22日清晨北上哈尔滨,出任“东三省防疫全权总医官”,这年,伍连德31岁。

抗疫斗士

伍连德博士

伍连德,马来西亚华侨。17岁早年在剑桥大学取得文学学士、医学学士双学位。后来又到德国、法国继续进修医学,年成为剑桥大学第一位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华人。之后他开过几年诊所,有丰富的医学实践经验。年,伍连德受袁世凯之邀,到天津担任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在任上,伍连德积极推广现代医学理念,是近现代中国早期现代医学观念普及的重要推动者。

此次伍连德临危受命,当他赶到傅家甸的时候,看到的是一片末日般的景象降临:每天都有接近人染疫死亡。感染者往往在两三天内就会发病,胸闷,头痛,呼吸困难,浑身青紫,最后痛苦而死。到伍连德抵达时,傅家甸已经死了多人。伍连德意识到,疫情马上就要到一种不可控的地步,事态已经非常严重。

为了迅速搞清楚这到底是什么瘟疫,伍连德决定——解剖尸体,这对于当时的人来说,绝对是“大不敬”的做法,《大清律例》也不允许他这么干。这件事,他当时是偷偷做的。

当时媒体的报道

12月27日,傅家甸一名日籍客栈老板娘疫死,伍连德决定解剖尸体,然后,在高倍显微镜下,伍连德看到,病人血液和病理组织切片中都出现了成群的鼠疫杆菌,那种两头着色的卵圆状微生物,特征非常鲜明。伍连德事后才知,他无意间完成了近代中国第一例尸体解剖。

鼠疫杆菌

鼠疫从何而来?

这鼠疫杆菌从何而来呢?当时医学界的共识是,鼠疫是通过老鼠与人类接触的方式传播的,但伍连德检验了当地疫区捕捉到的老鼠后,却发现他们身上并没有鼠疫杆菌,倒是在俄国人加工的旱獭毛皮上,他发现了大量鼠疫杆菌。

旱獭

真相由此迅速明了:这波鼠疫来自呼伦贝尔草原的上的旱獭。俄国皮毛商雇佣了大批华工去捕捉它们,以获取皮毛。这一年,华工们似乎运气特别“好”:他们发现许多旱獭非常“慵懒”:腋窝肿胀,走路倒倒歪歪,看起来笨笨呆呆的,因此捕捉几乎没费什么力气。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种旱獭早就感染了鼠疫,携带有大量的鼠疫杆菌。而他们的所谓“好运”,其实是噩梦的开始。然后,这些华工成了第一批人类感染者——零号病人。

旱獭

另外,从疫区老鼠没有携带鼠疫病菌这一点看,伍连德认为,这次由旱獭传播的鼠疫,和之前概念中的鼠疫有些不同——它是一种新型的、杀伤力更大的“肺鼠疫”。不过,在当时那种医学条件下,人们普遍没有什么防疫观念,伍连德的这一发现也并没有被认同,直到一位名叫迈斯尼的法国医学专家,以生命为代价——他拒绝带口罩诊视病人,结果很快发病死亡。之后,再没有人敢小视伍连德,他成了整个东北官民的主心骨。

伍氏口罩

迈斯尼的死,再加上伍连德的大力推动,街上戴口罩的中国人开始多了起来,尽管刚开始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戴——有的套在脖子上,有的挂在耳朵上。他们戴的都是伍连德发明的“伍氏口罩”,其实就是用外科手术专用洁白纱布做的简易口罩。

伍氏口罩

疑似病房

除此之外,劝说人们就地过年也费了伍连德好大力气,他甚至还请东三省总督锡良调来了专业警察,在接受专业防疫训练后,对疫源地傅家甸进行封闭式防疫管理。伍连德还首创了“疑似病房”,就是把怀疑感染、但暂时未能正式确定者单独隔离一个区域。

很快,东北哈尔滨、沈阳等城市也纷纷”抄作业”,复制了伍连德的傅家甸防疫体系。还制作了“疫病患者表”,并沿路张贴。表中数据非常详尽,包括本日新增病人、死亡病人、还有病人总数、死者总数,透明的信息让这场疫情不再那么“疯狂”。如今看来,我们现在的防疫措施不都是抄一百年前的嘛?

疑似病房

火葬

然而,让伍连德感到困惑的是,都做到这种地步了,疫情依然愈演愈烈:年1月,傅家甸每天都有将近60人,甚至百多人染疫身亡,最多一天死了个人。

直到有一天,他来到哈尔滨城北坟场:这里排了“至少有一里长”的棺木和尸体。在五六寸厚的雪地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多到一眼看不到头。然而,鼠疫杆菌的特性正是耐寒怕热。这个坟场,不就是一个贮藏鼠疫杆菌的大冰柜嘛。

堆积的棺材

必须尽快处理掉这些尸体!然而,天寒地冻,连个浅坑都挖不出,更别说挖那么多棺材了,这么紧急的情况下,伍连德决定:焚尸。

焚尸

那年初一,雪地上的火光,确是这场抗击鼠疫战斗真正的胜负手。更神奇的是,等到死者骨灰深埋、生者爆竹放过后,如急风暴雨的疫情,居然开始缓解了,傅家甸每天死亡人数在下降,新增发病人数也在下降。

原来,鞭炮中火药的硫磺成分,可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病毒,这无形中为防治疫情起了助力,再加上伍连德得力的防疫措施,疫情终于被控制住了。

年3月2日夜0时,钟声响起,这天全天傅家甸零死亡。随后,东三省各大城市死亡人数也陆续归零。至4月18日,东三省疫情感染人数最终全部归零,这场死亡人数高达6万的世纪鼠疫,至此以人类的惨胜而告终。

尾声

年4月3日,清政府在奉天组织召开“万国鼠疫研究会”,来自英、法、美、俄、日等11个国家的34位医学专家出席了这场会议,大会主席则是伍连德。年,伍连德因抗疫贡献,获得了当年n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提名。他是20世纪上半期唯一一个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中国人。

年,“八·一三事变”爆发,伍连德在上海的寓所被焚毁,举家重返马来西亚,以开设私人诊所为生,过着平静的生活,仿佛当年东北那段激荡的危情岁月从来不曾有过。年1月21日,伍连德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平静去世,享年82岁。

伍连德钟南山

他们真的长得很像有木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95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