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一天揭秘全重庆同个套路的江苏炒货
作为重庆人,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和我有一样的困惑,貌似离家最近的某条小街总有家店叫“江苏炒货”,虽说是炒货店,里面却能买到除了瓜子花生以外的各种零食,大白兔奶糖、旺旺仙贝、卫龙辣条……
但是,这样的小店,一到夏天就开始“不务正业”变成了雪糕店,卖的还是批发价,等到10月份左右,天气转凉,它又再度变身炒货店,重新开卖各种零食和坚果。
全重庆的“江苏炒货”都是统一套路,5月初,我发现小区附近的炒货店都无一例外地挂起了“一件冰糕也批发”的招牌,出于好奇,我特地找到一家小店,在店里打了一天的工,既体验了员工的不容易,也知道了老板创业背后的故事。
本次,我“打工”的这家冰淇淋批发店位于南坪东路,对面是南坪汽车枢纽站,旁边是大帝学校公交站,就位置而言,算是很当道了。
三天前这家雪糕批发店还在卖江苏炒货,从去11月份开业以来,直到疫情前,生意都还算不错。特别是春节期间,瓜子花生各类坚果作为逢年过节的必备零食,根本不愁没有市场,在这里,大家还能买到各种散装零食,品种甚至比普通超市还多。
原本一路上顺风顺水,老板甚至体会到了初次创业就当月回本的惊喜,只是好景不长,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店铺被迫停业两个月,好在业主减免了一个月租金,省去了好几千支出。
开炒货店的那几个月,几乎没有为生意不好而发愁,最难的反倒是工作上遇到的各种意想不到的麻烦事。
老板说,让她感到最无奈的是店内经常遇到的偷窃行为,说起来也只是一些小东西,但总会有人隔三差五假装选购,趁着店里人多,店员帮不过来的时候,偷偷往衣服口袋里装一大把散装食品。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对方被逮现行后也不会承认自己偷窃,会以“我只是想拿回家尝尝”为由搪塞过去。
5月中旬,重庆刚开始热起来的时候,老板就在考虑将炒货店的商品以打折促销的方式尽快售完,把店内空间腾出来转而卖雪糕。
因为夏天一到,购买炒货的人就少了,想要继续盈利就要根据市场需求做出相应调整,这也是为什么街边的炒货店每到夏天都会变成雪糕批发店的原因。
我去的时候,正好赶上雪糕店营业第一天,前一天下午,老板临时给我发信息,说要提前开始拆货架了,她和店内的员工从货架的拆除到冰柜的摆放,直到最后将批发商送来的雪糕逐一归类,再完成所有的打扫工作,整整好几个小时,大家都没有休息过,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第二天能正常营业要做的准备工作。
这么赶时间的原因,也是因为附近的炒货店几乎也在同一时间做促销、购入雪糕和冰柜,所以必须确保不能和同类型的店转型间隔时间太久。
为了更快地清理存货,店内所有商品统一零售价6.9元/斤,搞促销活动的那几天,店里最不缺的就是顾客,以至于虽然墙上挂着“请勿品尝”标签,还是会有人悄悄吃几粒瓜子,甚至撕开包装尝一小袋零食。有的顾客品尝之后会买一些回家,有的只是尝一尝,面对这样的情况,老板也只能口头上劝阻,被吃的掉的零食,也要不回来了。
卖到最后,整个店的散装零食只剩下这么一点,于是商品的价格从6.9元/斤降至5元/斤,摆到了冰柜附近,希望购买雪糕的顾客可以顺便带走一些。
雪糕店的营业时间是上午9:00—晚上21:00,这种类型的店,因为涉及到零散的收入,所以老板一般都会自己守店,这家店一共有三个合伙人轮流看店,考虑到聘请员工会有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所以工资都是日结,我打听了一下薪资,是元一天。
这样的待遇,其实比我想象中稍高一些,毕竟和一些需要耗费体力的工作相比,在店内完成简单的收银工作,还是相对轻松。
店铺面积不大,只有30平米左右,整齐摆放了5个大冰柜,门口有一个小小的木桌子,就是收银台。
因为第一天营业,对雪糕的价格还不熟悉,阿姨一到店就开始拿着笔记录每款产品的价格,老板说一般来说,营业一周后,价格就记熟了。我大致看了一下,光是不同的品牌就有好几十种,无论是以前的火爆款,还是连名字都没听过的小众系列,基本上都能在这家小小的店铺买到。
当天室外温度30℃,这条街上人流量也很大,可是并没有顾客光顾,直到上午10:15分,才迎来了第一位顾客。结账用现金或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222.html